雖然現在已是春意盎然,但濟南市槐蔭區匡山街道匡山村村民王零(化名)沒有心情享受春色,而是每天蹲守在一處大工地上,為自家的房子討說法。
“因為市里的大工程緊挨著我家,房子開裂了,10多間房子都有裂縫,成了危房,現在我們是有家不能回。”王零憤怒地說,“最可氣的是,房子已經裂了半年多,我們四處上訪討說法,但至今沒有拿到一分錢的補償。”
今年春節,王零一家是在出租房中度過的。在匡山村,有260多口人像王零一樣,“有家不能回”。
市政工程震裂村民房屋
王零所說的“市里的大工程”,是濟南市二環西路匡山立交橋工程。報道顯示,濟南市二環西路高架路工程總投資20.03億元,匡山立交橋是這項大工程的一部分。2012年10月,匡山立交橋開始施工,并在緊挨著匡山村南井街的位置挖下了18米深的大坑,用于鋪設綜合管線。
王零介紹說,剛開始施工時,村民并不在意。因為是修路的市政工程,大伙兒認為是好事,應該支持,但隨著大坑越挖越深,村民發現自家房屋出現了裂縫,他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4月16日,記者來到匡山村南井街,走訪了緊挨著施工現場的10多戶村民。每家的房屋幾乎都會看到裂縫,有的裂縫從屋頂一直延續到地面,大的裂縫甚至可以伸進去一個拳頭。
走訪中,匡山小學的一名學生看見記者用相機拍房屋裂縫,他就建議記者:“你去拍拍我們的學校吧,那里的房屋也出現裂縫了。”
王零說,自打房屋開裂后,她最怕遇到雨雪天,“一下雪,屋里都能飄進雪花,我家里有孩子,我怕出事,春節前趕緊搬出來租房住了”。
匡山村南井街的房屋為何會開裂?村民告訴記者,匡山立交橋施工方挖了18米深的大坑,因為要大量往外排水,引發了大坑周圍地面沉降,導致房屋被震裂。據村民統計,因工程施工引發房屋開裂的家庭共有61戶、260多名村民。由于擔心出現危險,超過半數家庭無奈地選擇了在外租房。
2012年12月,眼看著墻上的裂縫越來越大,匡山村村民開始四處討說法,要求責任方對房屋損失進行賠償。他們先后去了施工方、濟南市二環西路道路及環境建設指揮部以及匡山街道、槐蔭區政府、濟南市政府等處上訪反映問題,但遲遲得不到解決。
受損戶名單與補償協議都未公示
無奈之下,村民一邊阻工,一邊上訪。今年3月19日,他們從匡山立交橋項目主管單位——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工作人員處獲悉了一個讓他們頗為吃驚的消息:匡山村委會早已將房屋受損家庭列表上報市政府,并且已領到政府下撥的100萬元補償款。
接下來,受損村民把焦點對準了村委會。他們質問村委會,既然已經收到了補償款,村民為何不知情?補償款為何遲遲不予發放?
受損村民來到村委會討要說法,一份關于此事的村委會文件更讓他們疑竇叢生。
這份文件名為《關于因二環西路匡山立交橋工程施工造成村民房屋裂縫問題的處理請示》,落款日期為2013年1月21日。文件中寫道:“自去年10月份以來,因二環西路工程東側管道施工降水,我村西南邊匡山立交緊挨施工地段的115戶村民多次反映房屋又一次出現裂縫,有的已成危房,繼續居住非常危險,他們多次集體向各級有關部門反映,期盼早日解決,現已成為潛在的不穩定因素……”
對此,受損村民質疑,明明是61戶受損,村委會為何向上申報115戶?
“現在向上報的戶數又多了3戶,已經是118戶了。我們要求村委會公示受損戶名單,但他們就是不公示。據我們了解,這些多報的受損戶,大多是村委會領導的關系戶,所以他們不敢公示。我們懷疑當中存在虛報冒領的情況。”王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