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衍奎認為,蘇寧涉足地產領域,一方面可以通過自建店面的模式,降低擴張門店過程中的成本風險,另一方面也是整體大趨勢下,基于當前線上和線下兩種不同業態環境的打通需要。
在一位零售業分析師看來,以往傳統零售企業主要依靠終端網點創造競爭力,而如今則應該嘗試通過為生產、采購、倉儲、物流、服務等全鏈條創造更高客戶價值,降低各個環節成本,從而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
“既可以通過其沉淀資金支援地產開發,又可以借助商業地產開發,來應對優質網點租金價格上漲的壓力,為進一步擴張家電賣場提供安全保障,而且通過投資地產,也能夠賺取更高的利潤。”公衍奎說。
2012年上半年,國美電器凈虧損5.01億元,是其上市8年多來首次出現虧損;而蘇寧電器2013年半年報則顯示,公司凈利潤7.3億元,同比下滑58.24%。
德勤中國消費行業主管合伙人龍永雄指出,由于受到多種成本攀升和電商沖擊的多重壓力,目前中國零售行業正處于低迷的不景氣狀態,零售企業必須以更多創新的模式和多業態的布局主動尋求轉型。
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國美、蘇寧所建立的“零售+地產”模式,已非簡單的后者服務于前者、前者借力于后者這么簡單。“面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傳統零售商已紛紛開始轉型,或者轉型做電子商務,實行線上線下的互動,或者通過向上游產業發展,掌握其核心資源,通過綜合運營深度挖掘渠道價值”。
“一些大的家電廠商以及大的電商,早已實現了這種線下線上的商業互通,而地產只是這種商業模式的物理載體。”宋延慶指出,目前阿里巴巴的“菜鳥網絡”以及海爾集團的產業地產戰略無不如此。
“對于傳統零售商而言,這相當于再造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兩者會互相映襯,一個走重資產路線,一個走輕資產路線,未來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上述金融業人士分析。
風險疑云
盡管步子已經邁得很大,但對具體模式和未來運營方面,鵬潤高層們似乎沒有想得那么明白。
“物流地產到底應該如何運營,鵬潤目前也沒有想好。”前述國美知情人士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透露,此前負責與其接洽的鵬潤物流地產的營銷總監和招商[簡介 最新動態]經理都已經離職,該項目推進也沒有任何進展。
記者隨后聯系到離職的二人,其都表示鵬潤目前“缺乏核心領導人的決策,項目推進太慢,人員流動太頻繁,而且公司的文化和環境也很難適應”。
“實際上,如何打造物流倉儲,使其成為新的盈利點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公衍奎分析,物流地產掣肘于與生俱來的地理位置偏遠、人氣稀少等因素,如何改變傳統物流園的消極形象,選擇一種更好的商業模式,對企業至關重要。
另外,物流地產開發中往往需要采用租售結合的方式,即以產權銷售解決前期現金流需求,以租賃實現未來長期資產收益。“然而,此種銷售物業往往很容易演變為批發市場商鋪模式,這對家電零售企業來說并不是最優選擇。”公衍奎說。
而蘇寧之路也絕非一帆風順。在門店、電商和地產領域分別向國美、京東和萬達[簡介 最新動態]發出挑戰后,蘇寧面對的未來幾年數以千億的巨大投資和三路強敵的環伺,但其現金流和未來盈利前景能否支撐這一宏圖霸業引起了業界的紛紜質疑。
“從零售進軍地產,從商業運營上來講,只是多了個物理載體而已,關鍵要看其整合能力如何,能否帶來盈利以及現金流才是核心。”宋延慶認為,在目前商業地產泡沫加劇、物業租售比普遍較低的情況下,“做不做地產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擁有實戰的運營經驗,以及整合市場資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