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活血、促進血液循環、美容護膚……這些不僅僅是保健品的宣傳語,也是目前床上用品市場屢見不鮮的賣點。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各種號稱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床上用品占據了床品市場的半壁河山,有些甚至打著各種聽起來特別洋氣港火的名字來博眼球、賣噱頭,甚至有的還以此概念賣出了比普通純棉床品更高的價錢:什么“天絲”“絲棉”“真絲棉”“火山棉”“賽萊絲”“天鵝絨”“鉑金絲”……但專家提醒,這些產品大部分是商家炒作概念,其中大多為人造纖維,而貼身使用的床上用品最好還是以天然材質織造的純棉為佳,消費者要了解清楚謹慎購買。
床品亂象
要不高不可攀
要不低得離譜 記者隨機走訪了成都大型商場的床品專柜,目前,床上用品的主要材質是棉、聚酯纖維、真絲(桑蠶絲)、莫代爾(木代爾)、絨等,而以天絲為材質的高端產品占到相當大的比例,據說“天絲”是從植物里面提取出的纖維,無毒無害符合綠色健康標準。記者走訪了多家品牌,親手觸摸體驗了這種新型的材質,發現手感確實比一般的絲滑,光澤看起來較好,但價格比普通的床品套件要高出不少。而市面上除了這種“天絲”材質盛行之外,還有竹棉、真絲棉、絲綿、莫代爾、竹纖維等各式材質。多數中端品牌的四件套集中在1000~3000元左右,而六件套標價接近5000元。這些套系或多或少在面料上使用了絲,要不就運用了提花工藝。而全部使用純棉材質的套系,也要一兩千元左右。而打著各種概念的床品在幾百元到幾萬元之間,銷售人員介紹說,售價幾萬元的床品除去品牌價值以外,產品選材自埃及特種棉花,因其透氣性良好,親膚性能優越,而且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特別適合愛美女性使用,所以價格比較高。
而網絡商城的情況更加讓人眼花繚亂,打著各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床品和床品套件售價幾十元到幾十萬元,各種名號的材質概念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因為摸不到實際的觸感,選擇起來更讓人不知所措,價格高的,高得離譜,低的又低得讓人不敢下手。
理清概念
概念不同
或許實質相同
天絲不天然,就是人造纖維
據專業人士介紹,正宗的天絲纖維是英國Acocdis公司生產的LYOCELL纖維的商標名稱,在我國注冊中文名為“天絲”,該纖維以木漿為原料經溶劑紡絲方法生產的一種嶄新的纖維。它有棉的“舒適性、滌綸的“強度”、毛織物的“豪華美感”和真絲的“獨特觸感”及“柔軟垂墜” ,無論在干或濕的狀態下,均極具韌性。但天絲原纖間結合較弱且沒有彈性,如受機械摩擦,纖維外層會發生斷裂,特別在濕態情況下容易起球,面料會稍微變硬。正宗英國產天絲是做的床品造價不菲,而國內大多數床品套件只是使用了LYOCELL纖維(萊賽爾纖維),甚至有些工廠為了降低成本混雜了其他材質或劣質纖維,所以才造成了市面上雖都是天絲床品,卻價差懸殊。
花哨的名字 大多是化纖
市面上主要床品的用料通常有化纖、純棉、麻、天絲、真絲及其他新型布料等。 化纖自然就是化學纖維,我們常說的滌綸,學名聚酯纖維,在市場上它還有許多好聽的名字,澳絨、鉆石絨、天鵝絨、鉑金絲等等�;w做床品件套,優點是價格低、不縮水,一套四件套,市場價幾十塊錢完全下得來;缺點是起球、起靜電、變形、掉色。
所謂純天然 缺點也不少
麻,作為中國最古老的織物之一,已經逐步被亞麻取代,而亞麻居高不下的成本,注定了亞麻床品的局限性。真絲、桑蠶絲是一種天然纖維,其主要成分為純天然動物蛋白纖維,蠶絲滑爽透氣,輕柔吸濕,抗靜電。但是它非常嬌貴,不能水洗不能機洗,別說洗衣粉洗衣液,就算是水硬一點都會傷害蠶絲的纖維構成,使蠶絲變黃變硬,失去原有的垂度跟光澤度。而且一套真絲床上用品的起價在千元以上,也不易清潔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