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見習記者 張萍)3月14日是第8屆世界腎臟日,今年的主題為“腎臟——生命之本:關注急性腎損傷”。隨著高血壓和糖尿病日益高發、藥物濫用和環境污染,腎臟病已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近日,就急性腎損傷的誘因、癥狀以及如何預防,記者專門走訪了市中醫院內二科主治醫師李輝。
據李輝醫生介紹,藥物的副作用、濫用抗生素,尤其是頭孢類的抗生素、抗生素過敏、擠壓傷以及濫用造影劑等都是急性腎損傷的誘因。夏季易患的熱攝病也容易引起急性腎損傷。夏季氣溫高,體內水分容易流失,人體吸收過多熱量后,若不注意補充水分,便會導致無尿、少尿,進而引起急性腎損傷。臨床上曾有一位患者,在大夏天里一天開車跑了幾個地方,忙得沒顧上喝水,便患上了急性腎損傷。相對于慢性腎臟病,急性腎臟病是可以治愈的。慢性腎臟病大多是由高血壓、糖尿病導致,其中30%的慢性腎臟病都是由糖尿病引起。急性腎損傷的初期癥狀便是無尿、少尿、渾身乏力、部分患者會有輕微的惡心嘔吐。醫學認為一天內的尿量少于50—100ml就屬于無尿,而24小時內尿量少于400ml屬于少尿。
對于急性腎損傷該如何預防呢?李醫生建議,每天多喝水,尤其是在夏天,保持體內擁有充足的水分;避免濫用藥物,特別是杜絕濫用抗生素;長期服用保健品或抗真菌的藥物對腎臟都有損傷,最好在服用一段藥物后去醫院做一下肝功能檢查。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感染和原有腎臟病者是急性腎損傷的高危人群,平時用藥一定要小心。同時,李醫生提醒,急性腎衰竭的患者一定要避免食用富含鉀離子的食物,如香蕉、西紅柿,若患者在患病后,再出去吃一頓火鍋,極易造成心臟驟停,因為火鍋湯里含有大量的鉀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