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后的幾天,可能出現疾病多發的情況,市民最應警惕的是傳染病與皮膚病。
菜肴中增加醋、蒜殺菌
昨日,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所專家表示,強暴雨過后,城市出現嚴重內澇。正值盛夏,污水、生活垃圾未能及時處理,為蚊蠅滋生提供有利條件,加劇病菌傳播。根據以往經驗,市民最應防范細菌性痢疾、傷寒、感染性腹瀉這類胃腸道傳染病。胃腸道傳染病有個共同特點,即病從口入,往往由于進食不潔食品和受污染的水后感染所致。
專家提醒,市民加強自我防護,盡量不赤足接觸內澇積水,在家中開展滅蚊、滅蠅、滅鼠。不使用積水、污水洗瓜果、碗筷;不喝生水。除注意飲食以外,可適當在菜肴中增加食醋和蒜,既能增加胃內酸度,又能增強胃腸道的殺菌和防御能力。
皮膚有小傷口及時消毒
“持續暴雨后,皮膚病患者通常會比平時更多。”昨日,醫學專家介紹,漬水中多種病菌可導致皮膚損害,如細菌感染所致的丹毒,真菌感染,被蜈蚣等害蟲咬傷等。
她提醒,趟過積水的市民,回家后要及時清洗皮膚,有破損傷口及時用碘酒消毒。本身有腳氣等真菌感染的市民可涂擦藥物預防,防止病情加重。如皮膚出現紅、腫癥狀2-3天未緩解,應到醫院治療。(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