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和兒童,游泳時吞進的池水會比較多。調查顯示,未成年人游泳45分鐘吞進的池水大約在37毫升,成年人則在16毫升左右。兒童缺乏經驗,再加上咽鼓管位置比成人更接近水平,吞進池水后細菌很容易經咽鼓管進入耳內,引起中耳炎。
當池水中致病菌數目較多時,吞入池水有可能引起胃腸道疾病,表現為腹瀉等癥狀。隱孢子蟲和藍氏賈第鞭毛蟲是常見的胃腸道寄生蟲,國外資料顯示,在游泳池內感染這兩種腹瀉型寄生蟲的幾率大約在萬分之五和萬分之一以下,國內的泳池衛生與國外尚有差距,因此這兩種疾病雖不多見,但也不能忽視。此外,在泳池中因“吞入”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細菌而引起的腹瀉也比較常見。
延伸閱讀
游泳“黃金時間”為40分鐘
游泳雖然有趣、有益,但選擇好的游泳館是前提,建議不妨按照以下方法選擇游泳館:
看資質。通過撥打全國統一的公共衛生熱線“12320”查詢,或看游泳場館是否具有和懸掛了《游泳場所衛生許可證》。
聞氣味。池水如有嗆鼻的漂白粉味,則可能添加了過量的氯系消毒劑,易引起皮膚過敏,并刺激呼吸道,最好不要下水。
看標準。進入游泳館時注意查看是否貼有相關警示,觀察管理人員是否會將紅眼病等傳染病人排查出去。
戴上游泳鏡。這樣既可以防止因消毒劑不夠引起感染,也可以防止消毒劑過度使用刺激眼睛。
控制時間。游泳的“黃金時間”應為40分鐘,能避免水中氯元素對身體的傷害。因為游泳對體力消耗大,體質虛弱和多病的人最好不要去游泳,以免出現意外。
自帶拖鞋、浴巾。游泳館提供的公用拖鞋、浴巾可能會消毒不完善,因此這些個人用品最好自帶。
游完泳要徹底清洗。游泳后要用清水沖洗全身,并用肥皂消毒,頭部、臉要重點清洗。需要提醒的是,浴液一般沒有消毒的作用。北京市朝陽區疾控中心主任醫師 楊軍
專家提示
防紅眼病 手衛生是關鍵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 劉慧
天一熱,患紅眼病的人逐漸增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眼科主任郭純剛介紹說,紅眼病在全年均可發生,夏季多發,傳染性較強,在游泳池游泳或在公共場合上網,均有可能被傳染,防范的關鍵在于保證手的衛生。
紅眼病又叫傳染性結膜炎,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染,如接觸患者用過的毛巾、洗臉用具等被傳染。紅眼病的癥狀是單眼或雙眼結膜充血,出現大量粘液膿性分泌物,但一般不影響視力。如果不及時治療,有的則轉成慢性結膜炎。紅眼病患者常會出現怕光、流淚,伴有發熱、流涕、咽痛等癥狀。
紅眼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眼-手-眼的傳播,一旦感染了要做到以下幾點:1、及時隔離,所有用具應單獨使用,最好洗凈曬干后再用。2、注意手衛生,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時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不要用臟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3、患紅眼病時除積極治療外,應少到公共場所活動,不使用共用毛巾、臉盆等�;颊咄ㄟ^對癥的眼藥水或眼藥膏進行治療時,如眼睛被眼屎粘住睜不開,可用溫水浸濕棉花,在眼睛上敷一會兒,然后輕輕地從眼內角向外擦洗,注意不能來回擦,一塊棉花只能擦一只眼睛。在發病初期不能用熱敷,熱敷和包扎都能使結膜囊內的溫度增高,便于細菌的發育繁殖。在眼睛充血明顯、有燒灼感時,可用冷敷,以便血管收縮、減輕充血和疼痛。
郭純剛主任提醒大家,外出活動、接觸錢物后要洗手;不要到無衛生許可證的游泳池游泳;在網吧上網時,不要用手摸臉、揉眼睛,以免發生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