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漫步在擁擠的城市街頭,是否有一個強烈的愿望,想從周圍的噪聲中解脫出來?噪聲有一種重要的心理效應是使人產生煩惱,通過妨礙人的注意力集中,使人產生不快的感覺。德國設計師Rimkus借助這個想法,計劃在上海展出“上海寂靜驛站(Shanghai Art Station of Silence)”(簡稱SASOS),人們可以像上投幣公廁那樣,在絕緣的空間里待上5-10分鐘放松放松。據說年內將展出,屆時Psytopic將帶大家體驗世界第一個讓人‘消費寂靜’的城市便利店。-psytopic
曾參加過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的德國設計師AndreasRimkus,為上海度身設計了一個名為“上海寂靜驛站(ShanghaiArtStationofSilence)”(簡稱SASOS)的城市公共設施并計劃年內將實物帶來上海展出。
Rimkus說,大多數城市里的人沿著擁擠的街道漫步,都有一個強烈的愿望——從周圍的噪聲中脫離出來放松一會兒,哪怕是片刻也好。決定把這個項目命名為“上海寂靜驛站”,是因為自己覺得上海是一座能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的城市。“如果寂靜驛站真的出現在上海的鬧市區,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個讓人‘消費寂靜’的城市便利店。”
“上海寂靜驛站”沒有統一的造型設計,無論是球形、圓錐形還是夸張變形的耳朵造型,看上去都更像是一個個現代抽象派的城市景觀雕塑。
“寂靜驛站”采用高質量的原材料建造而成,能夠阻隔掉外界一切嘈雜的聲音。通過獨特的入口,每個人都能進入絕緣的空間享受寂靜,唯一能聽到的就是自己的心跳聲。一座驛站的容量為12-15人,內部格局有點像隔板隔開的辦公室,坐在弧形的椅子上休息,你可以看到柔和的黃光、嗅到令人放松的森林氣息。
Rimkus的設想是采用投幣方式、按時計費,“收費不會很貴,市民可以像上投幣公廁那樣隨意訪問,在里面待上5-10分鐘放松放松。”
“寂靜驛站”既可以像售貨亭那樣擺放在南京路步行街中間,也可以擺放在地鐵入口處或世紀大道兩邊,成為兼具使用功能的城市雕塑。
以下是Psytopic為您準備關于噪聲對心理影響的一點知識,以期提醒我們,在關注環保的時候,不要忽略了噪音保護:
噪聲的生理危害
某些突然發生的噪聲,特別是突然發生的高強度噪聲,可引起人體產生驚恐反射。出現四肢、脊柱屈肌和眼眶肌肉收縮;緊接著出現定向反射,即眼睛迅速轉向突然發生聲音的方向。有時,還會出現恐怖反應,如全身出冷汗,四肢和軀干出現冷戰。物體摩擦發出的高音調尖叫噪聲,例如用瓷片在金屬器皿上摩擦,可使人立刻發生全身寒戰,汗毛悚立,甚至牙齒酸痛等無法忍受的反應。
噪聲的心理效應:使人產生煩惱
這是由于噪聲能干擾談話或工作,妨礙注意力集中,破壞休息、睡眠或某些活動所需的寧靜環境,而使人產生不快感,即煩惱。其程度與噪聲的強度、頻譜及其持續時間的變化有一定關系,但有時并不一定與噪聲強度大小直接關聯。
因為煩惱的程度還要受許多主觀因素的影響,如對該噪聲是否熟悉,當時個人的心理好壞等因素的影響。世界衛生組織環境噪聲衛生標準組調查發現,居民區白天環境噪聲若低于55分貝時,僅會引起個別人產生明顯的煩惱,亦即絕大多數人能夠耐受,故建議以55分貝作為一般居民區合理噪聲限度的指標。
腦力勞動或體力勞動的效率和作業能力都會受到噪聲的不良影響,尤其是從事困難而復雜的工作時,噪聲的影響就更大。
什么噪聲會分散注意力
噪聲能分散注意作用的大小取決于噪聲刺激的意義和個體的心理狀態。心理學理論認為,人類的感覺系統接受的信息比高級神經中樞能分析的信息更多。為了篩除無用的信息,如噪聲,存在著一種所謂的精神“濾器”來加以識別和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