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說話,學會演講,是孩子將來事業成功的關鍵技巧。而學會表達,應該提前至兒童早教時期,在家庭教育中培養,而不是光靠教師的書面教學。最后,愛美媽媽網編輯還問您支招,讓您輕松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語言是表達思想、與別人進行交際的工具,語言教育包括傾聽、表達、早期閱讀和寫前準備四大方面,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發展幼兒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養成幼兒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幫助幼兒熟悉、聽懂并學說普通話。學前期是幼兒口頭語言發展的最佳期,語言教育不僅對幼兒一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對其認知能力、社會性及情感的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
學齡前兒童的語言發展特點
學齡前兒童在成人正確的教育與引導下,能夠發清全部語音,聽懂一些較為復雜的句子,理解一段話的意思。能夠掌握表示類概念的詞匯以及表示因果關系的連接詞,語言的連續性有所加強。
學齡前兒童的詞匯更加豐富,可以與成人自由地進行言語交流,已經初步掌握語法結構,開始產生內部言語(即默語),因而,其言語表達能力會有進一步的提高,并且能初步掌握書面言語。言語對行為的調節功能也比以前加強了,在行為方面帶有一定的自覺性和計劃性。
5歲左右的寶寶能比較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強烈的語言要求,樂于談論每一件事。語言的發達與智力和情感的發展互相關聯,同時也顯示了寶寶的復雜個性。寶寶會經常模仿大人的語氣講話,也樂于表演自己熟悉的故事,扮演角色游戲。
5歲以后,寶寶已具有很強的邏輯思維了,喜歡挑別人發音的錯誤,但對自己沒能準確發音的詞語卻故意回避。6歲左右,寶寶不僅可以完整、連貫地說話,還會表現得大膽、生動、有感情,并喜歡在講話過程中配合做肢體動作。
培養學齡前兒童表達能力的方法
1、著重培養寶寶的言語表現力
從5歲開始,父母就可以把關注點放在寶寶的發音訓練上,如,培養寶寶學會清楚地吐詞、主動調節聲音的強弱、學習運用富有表現力的抑揚頓挫,懂得支配和運用自己的呼吸等。這些要求顯然比之前有較大的變化,父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著重培養寶寶的言語表現力,使寶寶初步學會根據所表達內容的需要而改變語調,掌握最初步的藝術發聲的方法。
2、 和寶寶說說繞口令
繞口令可以幫助寶寶區別容易混淆的音,從內容到形式上都比較生動活潑。寶寶自己喜歡說,還特別喜歡聽大人說。寶寶在說繞口令時,會努力把一些易混的音說清楚,從而使發音得到練習。在教寶寶學說繞口令時,父母要自己先背熟,使自己的發音準確而沒有錯誤。另外,還應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寶寶學說繞口令,由慢到快。
3、用簡單的語言教寶寶新詞
教寶寶新詞時,只有和具體的事物形象聯系起來,才能理解新詞的意義。此年齡段寶寶理解語言的能力增強了,父母可結合寶寶已有的經驗,用簡單的語言,解釋新詞所代表的概念。如,用“好看”解釋“美麗”、“漂亮”等,用“這里真冷”解釋“冷”這一類比較抽象的詞。
4、親子共讀
寶寶很快就要上小學了,趁著這個階段,加強寶寶的書面語言興趣很有益處。每天晚飯后或睡覺前,可選擇一本寶寶喜歡的書,讀給寶寶聽。對內容比較多的書,父母可先講一段,或在某個精彩段落時停下來,啟發寶寶自己接下去閱讀。讀文學作品時,父母最好能用豐富的表情和腔調進行朗誦,激發寶寶的閱讀欲望,這將收到良好的效果。
5、教寶寶在閱讀中識字
閱讀時,父母可手指讀物,教寶寶認識一些簡單的常用字。漢字形象化的特點為寶寶識字提供了可能,同時在閱讀中識字,能提高寶寶的學習興趣,使他能將圖、文、字結合起來,有助于他對漢字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僅僅只為了讓寶寶識字而識字,識字是為了使寶寶獲得一種閱讀的工具,最終達到獨立閱讀的狀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