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選購寶寶鞋子五大注意事項須記牢
1.鞋子要合腳
每隔大約二星期,就要注意寶寶的鞋是不是太小了。你可以讓小寶寶坐下來,摸摸看大趾頭離鞋面是否還有半公分到1公分的距離,這樣小寶寶每次邁開步伐向前走時,大趾頭往前伸展才有足夠的空間。而太大的鞋子容易絆腳。
2.襪子軟布鞋
剛學會走路時,如果地面太粗糙,可以為寶寶穿上一雙襪子來代替鞋子,或是用襪子制作成軟布鞋,最好是摸起來襪底有防滑橡膠的小點,可以防止寶寶滑倒。
3.走路時,會發出響聲的鞋
鞋底會響或掛有鈴鐺的鞋子一方面可以讓小孩子注意自己在用腳走路,另一方面可以訓練孩子的聽覺。
學步兒走路還不穩,走路發出的聲響能幫助爸媽注意到他,知道他在哪兒。
4.清洗方便的鞋
寶寶的鞋最好容易清洗,臟了就可以丟到洗衣機里去。
5.易穿易脫的鞋
通常為寶寶設計的鞋,都附有尼龍夾,用手一貼就好;或是挑雙一拉就能穿上的鞋子,這樣給孩子穿鞋便不再是難事一件了。
三、選購寶寶謝謝要避開三大誤區
媽媽誤區 買大一碼
建議:以走路時腳不會在鞋內挪動為宜
孩子的腳長得很快,因此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買鞋時,總喜歡買大一碼,為的是物盡其用,多穿一些時間。而有經驗的孕嬰童用品導購建議,在為孩子選童鞋時預留腳的發育空間,是一種不明智的做法。孩子在剛學步時,如果給孩子穿過大的鞋,孩子的小腳得不到相應的固定,既不利于孩子勇敢地邁開雙腿學步,也會影響孩子的走路姿勢,甚至會導致腳部發育畸形。有些家長給孩子買較大的鞋穿,孩子今年穿的時候太大,到了明年的這個季節再穿,又小了,兩年都穿得不舒坦。
孩子的腳長得很快,家長在給孩子選童鞋時,可以買稍微寬松一點的,但必須以孩子在走路時腳不會在鞋內挪動為標準。另外,孩子穿的童鞋也不能頂腳。有些家長為了省錢,發現孩子的鞋小了,但因為還沒破,仍然給孩子穿。這樣做對孩子的腳部肌肉和韌帶的發育是非常不利的。
一般來說,孩子2~3個月就應換一個尺碼的童鞋,因此余冬雪建議家長不用給孩子買太貴的童鞋,最主要的是考慮鞋子的舒適度。家長在為孩子買鞋時,如果孩子不善于表達是否舒適,家長應該如何判斷大小呢?余冬雪說,家長在給孩子試穿童鞋時,可以摸一摸前面是否鼓起,如果能稍微按下去,則是在合適的基礎上有些寬松的狀態。
另外,冬季時給孩子買鞋,也要把孩子所穿襪子的厚度考慮在內。
誤區二 鞋面越軟越好
建議:視年齡大小而定
大人買鞋,總是認為柔軟的比較舒適、隨腳。但為孩子選鞋,是否就是越軟越好?余冬雪在工作中常�?吹揭恍┘议L在給孩子選購童鞋時,非常強調柔軟度,其實為孩子選鞋,軟硬程度要視孩子年齡大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