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際消費 愛情開銷多由父母埋單
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消費包括通信(訊)消費、戀愛消費、人情消費(請客)等�?傮w來說大學生每月用于交際的開支費用在200元以下的占96%。
據課題組調查,被調查對象中,有71%的人目前是單身,59%的人談過或正在談戀愛,其中18%的人談戀愛的開支在100元以下,3%的人談戀愛的開支在400元以上,且大學生的愛情開銷賬單大部分是由父母支付的。
據問卷調查顯示,大學生每月用于請客費用在100元以下的占82%,100~200元間的占13%,而且請客費用有上升的趨勢。通信(訊)消費方面,據調查,佛山市大學生手機普及率已達到96%,且月平均支付的手機通訊費20~100元間的占96%,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筆不少的費用。
個案 4000多元買個iphone送女友
記者了解到,在交往的消費中,如果男生有“談戀愛”,那“拍拖”時所花的消費所占生活費比例是最多。“男生大學拍拖就等于多養了一個人。”佛科院大二的學生小趙戲言。
小趙的舍友阿盛大一的時候開始追同班的一個女生,按照每月1000多元的消費,到現在所花的錢估計已經超過1萬元,這還不算節日禮物的支出。“平時每個星期吃飯、逛街、陪女朋友買衣服,有時候生日、圣誕節、情人節花費更大,去年的一個月,除了日常的支出外,他還花了4000多元給女友買了一臺iphone,單單這個月就花掉幾千元。”小趙稱,阿盛家里經濟比較寬裕,他爸在大瀝開了一家大工廠,所以花這點錢也不在乎。“他自己有一個信用卡,缺錢時會給家里打電話。”小趙和舍友們都喜歡拿阿盛開玩笑,說他“拍拖”是家里給他“埋單”。
超前消費 82%大學生擁有信用卡
調查顯示,82%的大學生擁有信用卡,其中有8%的大學生經常用信用卡消費,62%的大學生偶爾有用信用卡消費。此外,62%的大學生經常去超市購物,5%的大學生經常通過網絡購物,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大學生消費手段的現代特色。
個案 兩三張卡輪著用 透支讓老爸還
“我有三張信用卡。”在獅山大學城一所高校讀三年級的學生阿sa坦言自己是大學生“刷卡族”中的一員。“我們班的同學基本上都有信用卡。”阿sa稱,這些信用卡都支持淘寶網等網購,這對于大學校園里的網購一族來說,信用卡更是必不可少。
不過阿sa發覺,有了信用卡后,她買了很多原本并不需要的小物品,例如四五個可愛的筆袋,三四雙拖鞋。熱衷購物的阿sa因此還遭遇過還款危機,“幾張卡輪著用,一不小心忘了還款日期,交了不少的滯納金。”阿sa表示,幸好老爸“出手相救”,不過見到那長長的信用卡賬單,老爸還是很生氣。
日常支出 重娛樂消遣 輕讀書學習
調查指出,佛山的大學生有“重娛樂消遣,輕讀書學習”的傾向,在839名調查對象中只有16%的大學生將日常費用大多用于購買學習資料上,68%的人大多花費在購物飲食上。調查表明,69%的學生月均專業學習費用在20元以下,而且這些費用主要是期末考試前復印復習資料,很少有購買參考資料或輔導書的消費支出。
與此同時,大學生購物飲食的消費卻毫不吝嗇。調查顯示,85%的大學生買衣服的價錢在100元以下,12%的大學生買衣服的價錢在100~200元。飲食方面,16%的大學生每月餐飲支出為251~300元,15%的大學生每月餐飲支出為301~400元。
個案 一學期到頭沒買過一本教輔書
“在大學里下館子是常有的事情。”廣東紡院大四學生小木幾乎每個星期都要有一兩天晚上出去和同學消夜,加上周末和朋友下館子,一個星期就要花掉近200元。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的小麗說,她喜歡逛街買衣服、化妝品。“化妝品都是DHC、資生堂之類的牌子。”小麗告訴記者,上一學期她到香港“掃貨”,一次就買了1000多元的化妝品。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不少大學生在讀書學習上的支出卻很少。阿志是廣東紡院大二的學生,他坦言,自己每個學期除了交課本費外,幾乎沒有買過學習資料,他曾試過從開學到期末考試,一學期沒買過一本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