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政協沈陽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金城賓館委員駐地,沈陽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用模擬人為委員們進行人工呼吸、清除口腔異物、胸外心臟按壓等急救演練。
據悉,這是因為政協委員馬瑛關于在中小學增設逃生和急救訓練課提案引起委員共鳴,會議臨時增加了這一內容。馬瑛委員說,目前,人們普遍缺少逃生和急救知識,尤其是中小學生,因此,他建議教育部門把逃生和急救訓練作為必修課加入中小學教學中。
為了這一提案,馬瑛委員做了大量調查,并查閱了一些資料。據介紹,沈陽市目前有中小學1500余所,在校學生70余萬,但只有部分學校在5月12日全國“防災減災日”搞過地震逃生訓練,至于遭遇火災、溺水、突然窒息等自救、施救訓練,幾乎是空白。他說,據有關資料介紹,每年因意外傷害死亡的兒童有1萬多,如果這些孩子掌握了一定的自救、施救知識,這個數字會大大減少。
有關統計顯示,美國每4個人中便有1人具備基礎急救知識,新加坡每8人中有1人接受過專門培訓,而我國公眾急救知識普及率不足2%。馬瑛認為,如果學校開設逃生和急救知識課,一年搞幾次,并不會占用多少時間,但卻能讓中小學生受益一生。在中小學開設逃生及急救課內容應包括災害應急、緊急救護、戶外生存等知識,如地震逃生、火災逃生、溺水施救、中暑救治及止血、包扎、人工呼吸等逃生及急救基礎知識。(工人日報 記者顧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