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ㄖ行戮W)哥做的不是臭豆腐 是夢想 大學畢業生賣臭豆腐,夢想開分店,開豆腐主題餐廳,但終極夢想還是做DM雜志
對于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而言,月薪三千元是很多人的“理想價位”�?墒�,他不要!
當同屆畢業生四處投簡歷找工作、一門心思準備考公務員的時候,他和另外一個伙伴,卻到處忙著找項目。自主創業,是兩個小伙子認為最適合的就業目標。
買張火車票趕往長沙,吃了兩個星期的臭豆腐后,兩人決定,把臭豆腐作為第一個項目做起來。
辭掉工作來創業
生于1989年的張圣畢業于云南師范大學,黑黑瘦瘦的他在校期間就拍攝了一部關于滇緬鐵路的影片(本報曾作報道),影片還曾在源生坊劇場公開上映。
大四下學期,還未畢業的張圣就被某商會聘作新聞中心工作人員,負責攝影及剪輯工作,每月薪酬3000元。對于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這份工作待遇很不錯,可干了一個多月后,張圣辭職了。
“商會里的人影響了我”,張圣說,在商會里,各個老板都經歷過創業的艱辛后才擁有了今天的成功,堅持的奮斗精神感染了他,他決定辭職,去開拓一條屬于自己的創業道路。
創業道路一波多折
一開始,張圣想要辦一本有個人風格的DM雜志,內容圍繞時尚、趣味主題開展,可核算一番,辦一本雜志,一年內需要至少幾十萬元的投入。資金不足,雜志創業夢想只能放棄。
創業夢想小受挫敗后,張圣開始為一家公司寫一個關于“苗族村寨愛情故事”的劇本,3萬字的劇本被拍成一部90分鐘的片子,張圣獲得600元酬金。這次合作后,該公司也曾邀請張圣加入,被他拒絕了,“還是想創業,自己干”。
創業需要伙伴合作。張圣找到好友劉應杰,想要合伙養殖蛇,“蛇是粵菜的主角,有市場”。又找了一個伙伴后,三人計劃每人投入5萬元。怎料,其中一名伙伴無故退出,且養殖業技術要求比較高,養蛇計劃也就不了了之。
創業道路幾經挫折后,張圣又找到曾經的高中同學,剛從云南財經大學理財系畢業,生于1987年的劉智東,商量一起創業。這次很順利,兩個大學畢業生的想法一拍即合,加上劉應杰一起,三人開始尋找合適的創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