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國內知名反歧視公益機構鄭州億人平公開致信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陜西省公務員局,指出其招考公告中的“招考的范圍對象”存在戶籍地域歧視,建議刪除修改相關報名條件,保證就業公平。
據該機構負責人牛玉亮介紹,近日在網上看到了《陜西省2013年統一考試錄用公務員(選調生)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人員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的招考的范圍對象只面向陜西籍、陜西生源或者陜西區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范圍僅限于陜西省內。他們認為這是明顯的戶籍地域歧視,因為招錄的崗位工作性質和能力要求跟戶籍地、生源地或者非陜西區域高校畢業等因素無關,這種要求不合理。
記者為此登錄陜西省人民政府網站,在“陜西省考試錄用公務員”專欄中發現了上述《公告》,發現陜西省將公務員的招考范圍確實作出了正如牛玉亮介紹的戶籍限制,此外還對三種不受戶籍限制的報考情形作出規定,即2013年應屆(含2012年畢業未就業)畢業生報考省委組織部選調生職位的;2011年畢業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A證的人員報考選調生職位中法院系統職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的研究生,報考以研究生學歷為起點職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法醫學、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報考法醫職位的。
對此,牛玉亮認為,這種例外情形恰恰表明,戶籍、生源地以及畢業院校就是一種跟工作崗位能力無關的限制性門檻,而政策制定者可以額外規定其他情形,成為一種“恩惠”或“照顧”,讓人很看不明白。
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對求職者設置性別、民族等條件,招聘高校畢業生,不得以畢業院校、年齡、戶籍等作為限制性要求。
“國家的法律規定以及國務院和教育部的文件寫得都很清楚,陜西省此次招錄明顯是跟法律政策相悖的。”牛玉亮說。他們在建議信中呼吁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陜西省公務員局刪除修改相關規定,保證就業公平。(法制日報 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