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日的高溫天氣,全國各地上演“全城熱死”大片。一片喊熱聲中,由高校學子主演的“求空調”大戲也隆重推出,“約睡”后勤集團老總,給校長寫詩作詞……
“約睡”“作詞”求空調
“本人愿意花1000元邀請農大后勤集團老總來北區八棟六樓睡一晚。”忙碌的環保局長們還未顧得上應邀下河游泳,夏至前后,在全國四大火爐之一的南昌,高校后勤集團的老總再次成為被約的對象。
江西農業大學[微博]網友“大羅山隱士”的這則“約睡”帖發出后,立刻引起高校學子共鳴,網友“愛死了昨天”說:“確實應該讓學校的領導來寢室體驗一下,四五個人的房間,僅靠一個小風扇,根本無濟于事,睡醒了跟剛洗了澡似的。”
這邊后勤集團老總被“約睡”,另一邊,湖南各高校的校長們則普遍收到了學子們創作的《江城子·求空調》精美詞作。
“湘農學子耐熱強,電風扇,背靠墻。千畝湘農,何處可乘涼?莫說心靜自然涼,進寢室,輾轉反側夢難香,汗濕裳,涼席燙,遙望湘江,唯有淚千行。料得今年夏更長,求空調,周校長!”在網上,類似的詞作紛紛被換上自己大學的校名和校長名,和連日居高不下的溫度一樣“熱”了起來。
“晚上宿舍似蒸籠,根本無法入睡,”江西農業大學環境設計專業一名姓蔡的學生告訴記者,天氣太熱,靠一臺電扇毫無作用,靜靜地躺在床上也會汗流浹背。有的同學甚至合伙到校外有空調的小旅館住,為此每人每天大約要花費20元錢。
而一些安裝了空調的宿舍,瞬間成為學生們心中的“香格里拉”。“有空調就是爽,晚上要抱著被子睡!寢室沒裝空調的同學紛紛來蹭,昨晚我們宿舍睡了10個人。”南昌大學廣播電視專業大二學生蔣德龍自豪地說。
求空調非“最高氣溫”之過
學生“約睡”學校后勤集團老總之后,江西農業大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學校計劃將期末考試時間提前,讓學生“安全舒適”過夏天。
面對學生們的《江城子·求空調》一詞,湖南一高校負責人表示,寢室安裝空調暫時沒有辦法實現,但學校會考慮給教室裝空調。
是天氣更熱了,還是學生們太嬌氣了?一時間,這一問題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
“是學生更嬌氣了,想當年我們還不是一樣熬過來了。”北京市景山東街三井眼胡同一四合院門口,光著膀子的袁森手伸到腰間搓了一把泥后揮揮手說。
也有人對此持有異議,北京市民孫女士老家在江蘇,她的兒子剛剛參加完高考[微博],她告訴記者,打算讓兒子填報靠北方的學校。“和小時候相比,現在的夏天更熱了,孩子去了南方,夏天熬不住。”
“最高氣溫并沒有升高,而是來得更早了。”北京大學[微博]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授陶祖鈺告訴記者,今年的特殊之處在于高溫天氣來得太早,以往一般在7月中旬到來,但今年從6月中旬就開始了,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受北半球大氣環流整個偏向西半球所致。
“最高氣溫并無明顯變化,而是人們對熱的理解和以前不一樣了。”陶祖鈺說,所謂氣候變暖帶來最高溫度升高一說沒有道理,氣候變暖只會導致冬季氣溫升高,而不是夏季。
宿舍裝空調到底有多難?
給學生宿舍安裝空調到底有多難?被“約睡”的后勤老總和校長們給出的答案各不相同。
“學校也希望給學生宿舍安裝空調,但學生家庭條件千差萬別,統一安裝空調會增加貧困學生負擔。此外,學�,F有的電線線路難以承擔如此高的用電負荷,需要對原有線路進行改造。”面對學生的裝空調訴求,江西農業大學一位負責人無奈地說。
同樣是在江西,南昌大學從2012年啟動學生宿舍空調安裝項目,由學校出資對電線線路進行更換,并通過公開招投標引進運營商對學生宿舍空調進行運營管理。截至目前,南昌大學前湖校區三分之二的電線線路已經改造完畢,安裝空調的宿舍超過800多間,剩下的線路改造工程也將于今年暑期完工。
南昌大學學生住宿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吳玉屏介紹,學生按照自愿的原則與運營商簽訂空調使用合同,每臺空調每年的租賃費為400元,電費由學生自己承擔。為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也能使用上空調,學校要求運營商為他們提供勤工助學崗位,減輕費用負擔。
“每個月用電大約100度,比在外面租房的同學省錢多了。”已經享受到空調宿舍的南昌大學學生蔣德龍告訴記者,宿舍空調一般晚上睡前開,天亮就關掉,因為使用空調時間不長,所以也不會增加學生負擔。
陶祖鈺也告訴記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獨生子女大學生數量的增加,大學生對居住條件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學校理應加大這一方面的投入,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