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已經一周多,但16歲的小顯(化名)卻因一紙協議還未報上名。9月11日,小顯在銅川市耀州區永樂學校的門口徘徊了很久,不肯離開。去年他患上癲癇病,這學期開學,學校讓簽保證協議。
“不簽協議是怕他受歧視”
小顯是耀州區董家河鎮人,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一直在永樂學校就讀,去年突發癲癇后,邊治療邊上學。這學期本應上初二,但開學報名時,因為他的病情學校讓簽一份協議,小顯的姐姐不肯簽,她說,之所以不愿簽協議,主要是擔心孩子在學校因病受歧視。
11日上午,在藥店里打工的姐姐請假,帶著小顯又來到學校協商。但校方的答復依然是要上學就得簽協議。
據了解,學校提出的協議,核心內容就是小顯在校期間犯病引發的后果與校方無關。校方表示這是為小顯的安全著想。
“同學都熟悉 不想離開”
永樂學校是民辦學校,校長陳國棟表示,學校得知小顯的病情后,感覺壓力很大,考慮到他的健康曾建議其退學。“我們的原則是‘安全第一、上學第二’,如果在學校犯病出了事,這責任學校承擔不起。”陳國棟還表示,他們是民辦學校,沒有履行“九年義務教育”的義務。
小顯看上去比同齡孩子瘦小。他說,從小學就在永樂上學,同學都熟悉,老師們也都很好,自己不愿離開。銅川市教育局局長楊建波表示,無論從現行的教育制度,還是法律層面,學校都沒有要求學生簽任何協議的規定。他還表示,無論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都要把教書育人放在第一位,不能把一個正接受教育的孩子推到社會上。
小顯和姐姐都是抱養的,2006年,養母出事故去世,養父因故入獄,次年姐姐帶著他嫁到現在的家。姐姐說:“希望他能和別的孩子一樣正常上學,享受少年時光”。(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