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戰略主題,對于學校而言,不僅要抓好智育、德育、體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還要加強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
現階段在廣大農村,特別是邊遠山區,學校美術教育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學校、社會及家長對于美術教育不夠重視;二是缺乏合格的美術專業教師;三是學校美術教學設施不全,沒有藝術氛圍。要改善農村美術教育現狀,就應從以上三方面著手。
首先,應從思想上認識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美育是德育的起點,是通向德育的橋梁,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人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如傅抱石、關山月的國畫《江山如此多嬌》,可以使學生對祖國山河壯麗多姿而感到自豪;周思聰的國畫《人民的總理》,可以激發學生對周總理由衷的崇敬和懷念之情;再如董希文的油畫《開國大典》等,都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F代社會需要“手腦并用”的人,學校培養的人既要善于動腦,又要善于動手。美術課是眼、手、腦共同參與并很好地配合進行的活動,對學生提供了動腦動手要求,當他們動手畫畫或者做手工的時候,很自然的,他們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形象思維活動以及實際操作能力都會得到鍛煉,因此必須充分重視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應加強農村美術教育師資建設。對于中小學生來說,通過審美教育,使學生運用辯證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鑒別真偽、分辨善惡、判斷美丑顯得尤為重要。塑造提高學生審美素養的關鍵是美育教師,美術教育首當其沖。目前,農村的美術教師非常缺乏,有些學校甚至沒有一名專業美術老師,有的學校有個把老師還沒有代美術課或者是兼代幾節美術課,美術教育無從談起。學校應加強美術教師的培養,任用具有專業能力的教師,并為美術教學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使專業教師真正能學有所用,為農村美術教育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是應健全學校美術教學設施,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農村教學條件差,學校美術教學設施不全,從而使一些美術課無法開展。如繪畫課:畫素描,沒有素描紙;畫水彩畫,沒有水彩顏料和水彩紙;畫國畫,沒有宣紙。學校應健全美術教學設施,為教師和學生創造教學條件。學校應經常開展一些美術活動。如:成立美術興趣小組、舉辦學生書畫比賽、書畫展覽等課外活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
美術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主陣地,廣大農村,特別是邊遠山區,如何完善美術教育教學體制、保障美術課正常開展,是全面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亟待做好的重要工作。(洛南縣石坡鎮黑山小學 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