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教育 > 教育資訊

      在學術上“進”得去,在普及上“出”得來(講述·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當代華章)

        莫礪鋒在備課。
        受訪者供圖

        人物小傳

        莫礪鋒:1949年生于江蘇無錫,1984年10月畢業于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師從著名學者程千帆,是新中國第一位文學博士;1984年起,在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現為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南京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主任。

        2023年6月,中國歷史研究院,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會上,南京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主任、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莫礪鋒以《普及古典名著弘揚傳統文化》為題發言。在他看來,這次座談會對從事傳統文化研究的學者來說,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

        “長達3000多年的中國文學史,發展得最成熟的文學樣式首推詩歌……”在今年1月6日由南京大學與商務印書館合辦的學術研討會上,莫礪鋒以“何為學術,學術何為?”為主題發表演講,引發了在場聽眾的思考……

        從浩如煙海的古籍中,挑選出最具價值的部分介紹給讀者,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象牙塔,進入千家萬戶,莫礪鋒一直在努力的路上……

        “我在農村背了好幾千首詩”

        莫礪鋒在蘇州高級中學(今蘇州中學)就讀時,是理科生,一心想當工程師;之后來到蘇州太倉縣勞動,隨后又自愿來到更艱苦的安徽泗縣農村……

        讀書成了勞動之余的樂趣。書都是輾轉借來的,“借到什么,就讀什么�!蹦Z鋒說。

        借來的書,既有《左傳》《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等著作,也有外國文學名著。莫礪鋒還讀專業教材,他通過閱讀《氣象學教程》,學會了看云識天氣。最后,能借到的中文書都讀過了,他便讀起了英文書……

        條件艱苦,沒有手表,莫礪鋒就用背誦作品計時。從村里走到鎮上,正好背一遍《孫子兵法》,或者背三遍《離騷》;點燈的煤油緊缺,他就白天讀、晚上背。有一次,他忍不住徹夜讀完一本小說,把母親儲存的煤油燒得一滴不剩;在一個狂風大作的下午,他割完稻子回家,看到“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場景,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了杜甫的詩。

        艱苦的環境,更加激勵他努力讀書�;謴透呖嫉南鱽�,莫礪鋒已28歲。高中時想考清華大學的往事,已變成一個遙遠的夢。1977年12月,他裹緊棉衣,走進泗縣第一中學考場,考上了安徽大學外語系。

        讀到第三學期時,系里有些成績好的同學想提前考研,勸他也去試試。莫礪鋒外婆家在南京,他想報考南京大學,便跑到安徽省教育廳查閱招生目錄。當看到中文系的古代文學招生方向正好是唐宋詩歌研究時,他心頭一動:“我在農村背了好幾千首詩,也許可以考一考,試試�!蹦Z鋒當場報名。

        最終,莫礪鋒考入南大,成為程千帆先生的學生�!芭R時起意考古代文學,沒想過一輩子都做這個研究�!蹦Z鋒坦言,是程先生的教導讓他看到了古代文學研究的意義。

        “唐詩猶如一座氣象萬千的深山”

        進入南大,莫礪鋒發現,導師的經歷與自己頗為相似:都是由理轉文——上世紀30年代,程千帆考上金陵大學化學系,后因中文系學費便宜,家境貧寒的他就選擇轉系;都有多年農村勞動經驗——程千帆曾在鄉間18年,放牛養雞經驗豐富。一次,莫礪鋒跟著導師在玄武湖散步,途經一塊草地,程千帆說:“這塊地夠5頭牛吃一天�!蹦Z鋒贊同說:“我也有這方面的經驗�!�

        “程先生是從骨子里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莫礪鋒坦言,他在考研之前并沒有決定讀什么專業,“立雪程門”后,便決心獻身古代文學,終老于斯。

        程千帆先生65歲時重返南大課堂,對學生們傾注了全部心血,莫礪鋒因此得以接受全面、系統的學術訓練。1982年初,南京大學開始招收首屆博士,從28位博士生導師中選出程千帆等10人,每人限招一名博士。莫礪鋒由此成為南京大學中文系第一個博士,也是新中國第一位文學博士。

        “就像手藝人帶徒弟,程先生完全是手把手地教。我們不在課堂上課,而是在導師家探討�!蹦Z鋒介紹,程先生為博士生制定了嚴格的培養計劃——從先秦時期的經典到唐宋大家的別集,他開列10多部必讀書,要求學生研讀后,撰寫一篇達到發表水平的論文。他還邀請周勛初、郭維森、吳新雷三位先生擔任學術助手,指導學生研讀典籍。

        1984年,莫礪鋒博士畢業,留校任教,一教就是40年。在校園里,他的唐宋文學研究課場場爆滿;課堂外,他站上《百家講壇》,開講“詩歌唐朝”。既在學術上“進”得去,又在普及上“出”得來——他是怎樣做到的?

        “前提是將學問做精做深�!蹦Z鋒說,2004年,他出任南大中文系主任�!懊Φ靡黄撐囊矊懖怀�,就用零碎的時間寫隨筆,于是寫出了一本《莫礪鋒詩話》,談古典詩詞與現代生活的關系�!背霭婧�,收到眾多讀者來信。

        學校請來《百家講壇》的編導錄節目,莫礪鋒被選上,講“杜甫的文化意義”。幾年后,《百家講壇》再次邀他講唐詩。節目走紅后,他把講課內容結集為《莫礪鋒說唐詩》,印了10萬冊。

        “千辛萬苦寫的學術著作,印個2000冊就不得了,但這本書很受歡迎�!蹦Z鋒深受鼓舞:“古典詩詞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價值也是日新月異的,應在現代社會承擔熏陶高尚人格、培養高雅志趣的任務�!�

        2023年5月,莫礪鋒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蘇祠講蘇東坡,在成都杜甫草堂講“杜甫和傳統文化”,兩場講座線上線下聽眾達200萬;6月,出版普及詩詞的新作《小學生必讀詩詞112首》《中學生必讀詩詞125首》……

        莫礪鋒說:“唐詩猶如一座氣象萬千的深山,我對這座大山的進山路徑和景點方位比較熟悉。我想做那個站在唐詩山口的導游,向游客指點進山路徑和解說沿途風景�!�

        “導師當年怎么教我的,我也試圖這樣來教學生”

        2023年5月23日上午,莫礪鋒在南京大學上完最后一堂課,面對坐滿了教室的同學們,“離開學校的小課堂,我還要走上社會的大課堂�!蹦Z鋒感慨地說。

        最后一堂課結束前10分鐘,莫礪鋒首先感謝了學生,接著回憶起高考前夕和同學相約“不學文科,不考師范”的往事,沒想到做了一輩子文科老師;停頓一下,他又講起程千帆先生:“遇到程先生后,我才決心做老師。既然做了,就得做好!”說完,教室里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莫礪鋒常用“教學相長”來形容師生關系�!拔覟閷W生們上討論課,兩周一次,每次半天,雷打不動,我也從學生那里得到啟發�!�

        “莫老師對教學、對學生都非�?粗��!蹦Z鋒的博士生蒲柏林說。有時莫老師請學生到家中“面授一課”,請學生幫他解決手機、電腦問題。臨走時,學生都會得到一本贈書……

        莫礪鋒談及一件往事:導師讓他以證人的身份在其遺囑上簽名。程千帆在遺囑里說:“晚年雖略有著述,但微不足道,精心培養學生數人,極為優秀……”他得知導師把培養學生看得比著述還重要,內心大為震撼。

        莫礪鋒前年招收了最后一屆博士生,目前尚未畢業的還有十來人,他坦言:“導師當年怎么教我的,我也試圖這樣來教學生�!�

        ■記者手記

        “不管干什么,都應努力做到最好”

        在學術界和文化界都廣受敬重,在校園里和網絡上都很受歡迎——這樣一位文化大家,如何看待青春時那個懷揣著工程師夢想的少年?

        關于這個問題,莫老師誠懇地回答:“從事什么職業雖然不完全由自己做主,但不管干什么,都應努力做到最好�!�

        如今,莫老師的女兒學了工科,成為計算機技術工程師,算是部分地圓了他自己的舊夢。在博士生蒲柏林看來,莫老師邏輯性強,有思辨意識,“可以說將理工思維引入了文科”。誠然,每一項事業,不論大小,都是踏踏實實、一點一滴拼出來、干出來的。在職業生涯中,一個人如果有“擇一業,終一生”的志向,以“千萬錘成一器”的精神追求卓越,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一定能成就一番事業。這是莫礪鋒先生治學育人的人生經歷給予我們的啟示。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26日 06 版)

      • 相關閱讀
      • 踐行黨媒責任 引領青年筑夢

        “人民網獎學金運用綜合全面的評價體系,為莘莘學子提供了展示平臺,引領大學生向榜樣學習,充分彰顯了黨媒的社會責任感�!苯�,在2023年人民網獎學金終評展示及頒獎活動現場,專家們這樣評價。此次評選,來自29所...

        時間:01-26
      • 游學“大禮包”來了!清華大學有序推進校園開放

        簡化入校程序、擴大校園開放規模、新增工作日校園開放……近日,記者從清華大學了解到,寒假期間,學校最大限度有序推進校園開放,打造系列游學組合服務,推出寒假游學“大禮包”。據了解,1月25日至2月21日寒假期間...

        時間:01-26
      • 教育部: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試點示范 建設國家教育數字化大數據中心

        人民網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李依環)教育部今天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一年來推進教育數字化進展等情況。對于下一步教育部如何推進相關工作,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周大旺談到,將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試點示范...

        時間:01-26
      • 72億年僅偏差1秒!中國科大科研團隊實現新突破

        人民網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李依環)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陳宇翱、戴漢寧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成功研制了萬秒穩定度和不確定度均優于5×10-18(相當于數十億年的誤差不超過一秒)鍶原子光晶格...

        時間:01-26
      • 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將于1月29日至31日舉辦

        人民網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李依環)記者從教育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將于1月29日一31日在上海舉行,以“數字教育:應用、共享、創新”為主題,重點圍繞教師數字素養與勝任力提升、教育...

        時間:01-26
      • 教育部: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成立40家老年大學分部

        人民網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李依環)教育部今天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李英利表示,2023年3月,國家老年大學掛牌成立。截至2023年底,已成立40家老年大學分部、3000個老年學習中心...

        時間:01-26
      • 當好友誼使者和合作橋梁(“留學中國”故事)

          坎貝爾在南京審計大學專業課上參與討論�! ∈茉L者供圖   安德里亞在北京大學畢業典禮上作為學生代表發言�! ∈茉L者供圖   在2023年7月舉行的2023年國際青年社會實踐夏令營活動上,若賀曼(中)與其他營員...

        時間:01-26
      • 舞臺劇《國家的孩子》亮相國家大劇院

          本報北京1月25日電(記者王玨)24日,舞臺劇《國家的孩子》亮相國家大劇院,生動演繹“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民族團結佳話�! ≡搫∫浴叭嗣窨!倍假F瑪排除萬難,養育28個孤兒的真實感人故事為原型,用風雪夜、偷...

        時間:01-26
      •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工作

          本報北京1月25日電(記者王洲)近日,記者從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獲悉:近年來,北京市檢察機關持續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助力相關領域社會治理,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2021年至2023年,北京市檢察機關...

        時間:01-26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