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教育 > 教育資訊

      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人才成長觀、選人用人觀

      近期,光明日報推出《來函照登 我也說幾句》專欄,探討人才評價方面的正確導向和實踐探索,引發社會熱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才評價改革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教育部等有關部門、地方、單位認真落實,先后出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等文件,就破“五唯”、推動教育評價改革等推出一系列舉措,取得積極進展。

      人才評價改革有何重要意義?各高校進行了哪些有益探索?未來又有怎樣的部署?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對本報予以了回應。

      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評價改革工作。這項工作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教育部進行了哪些改革部署?各高校有哪些有益探索?

      答:開展人才評價改革,有助于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共識,有助于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好人才基礎。為此,教育部作出了一系列改革、部署。

      一是強化人才稱號榮譽性學術性內涵。2020年研究制定《關于正確認識和規范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著力糾正關于人才稱號的片面認識和錯誤理解,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通過近年來的深化落實,切實扭轉了高�!拔弊印眱A向,進一步推進了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例如,北京大學聚焦基礎研究,深化基礎學科人才評價,優化學科建設經費、招生指標等資源傾斜配置,加強基礎研究的國際國內同行評價;清華大學深入推進教師職稱評價制度、聘用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激發各系列教師的干事創業熱情。

      二是堅決糾正“唯帽子”頑瘴痼疾。我們聯合科技部等部委開展清理“五唯”專項行動,堅決糾正人才爭“帽子”、拼“頭銜”等現象。針對高校人才稱號的統計、排行等開展清理行動,不再將人才稱號獲得情況作為學科評估、學位點申報、項目評審中評價的重要內容,通過一系列舉措,著力為“人才稱號熱”降溫。例如,上海交通大學推行了代表作制度,鼓勵學院結合自身特點自主設置一些高水平代表作成果清單;四川大學建設代表性成果同行評議專家庫,建立權威、公平、公正的同行評議制度。

      三是推動“三評”改革走深走實。要求高校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等方面,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人才發展搭建平臺,最大限度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通過建立一系列長效機制,努力從根本上解決人才評價“指揮棒”問題。例如,中國農業大學建立以成果質量和貢獻為導向的校院兩級分級分類激勵體系,摒棄單純以成果數量和SCI論文相關指標評價的獎勵方式。

      四是強化人才使命擔當。對高校人才履行職責使命提出高線要求,強調各類人才須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例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分別設立了博雅特聘教授、水木學者、求是特聘學者、珞珈學者等人才培養計劃,在遴選支持上與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一視同仁、同等對待。

      問:客觀上看,“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現象近年來是否有所改觀?

      答:大家對《總體方案》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目前,人才評價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形成了廣泛共識。全社會對推進人才評價改革,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唯職稱等現象形成了普遍共識,各方重視程度很高、推進力度和決心很大。

      二是配套政策體系逐步健全。已推動出臺和落實《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關于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等相關配套文件,人才評價改革的制度體系逐步完善。

      三是部分領域教育功利化傾向得到有效遏制。研究指出,我國學者在中科院公布的國際預警期刊上發文比例2019至2022年總體呈不斷下降趨勢,反映出破除“唯SCI”和“重數量輕質量”的評價改革政策已初顯成效,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學者對SCI論文和影響因子的盲從行為顯著改善,更加關注期刊內涵質量和論文的自身質量。

      四是我國教育評價改革產生了良好的區域和國際影響。Nature(《自然》雜志)發表評論認為,中國新的評價改革政策有利于規范科研行為,并增加論文成果的本土可獲得性�!蛾P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出臺后引發了學術界的深入討論,Nature刊登新聞《論文≠獎金:中國出臺政策改進不當激勵措施》,援引英、美、日等國家多位專家觀點,對中國政府舉措作出積極評價。

      問:當前在破“五唯”方面,還存在哪些困難和障礙?

      答:經過近年來人才評價改革的重點落實、專項治理,教育系統人才稱號“帽子化”傾向得到有效遏制,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初步形成,但是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推動改革舉措落地見效還面臨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是思想認識還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高校存在“看帽子”“數帽子”的慣性思維,不能正確處理眼前少數指標和人才長周期發展的關系,對破除“唯帽子”重要性的認識還有待提高。

      二是能力建設還不平衡。深化新時代人才評價改革,最根本的是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評價導向,但是目前,高校人才評價制度方面“破”得較多,“立”得還不充分,需要不斷深化改革,構建更加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

      三是外部環境還不完善。當前在社會輿論、評估機構等外部因素作用下,科研項目、獲獎成果、人才計劃等數據排行仍受社會關注。一些高校不能理性區分輿論的一般評價與科學的專業評價,建立健康良好的學術氛圍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問:關于人才評價改革,教育部下一步有怎樣的部署?

      答:人才評價改革是一項復雜、艱巨、長期的任務。下一步,必須緊扣新時代人才隊伍建設目標,堅持破立并舉、以立為本,以人才評價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評價方式、遴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

      一是持續深化人才評價改革。人才評價體系改革一直在路上,要進一步完善人才評價機制,用好人才評價“指揮棒”,確保人才選得更準、用得更好。充分發揮學術共同體在人才和學術評價中的作用,讓“懂的人”選“對的人”。

      二是強化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牽引示范。進一步強化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牽引作用,緊密圍繞國家重大需求、“雙一流”學科建設等,不斷完善評價體系,強化立德樹人,突出教育教學業績,實施代表性成果評價,推進小同行評價,落實分類評價,樹立人才發展正確導向。

      三是完善人才培養支持機制。指導高校積極支持各類人才發展,著力構建“金字塔型”人才支持培育體系,為各類人才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確保人才“育得更強”。

      四是加強教育引導和督促指導。適時組織開展督促檢查,指導高校健全創新工作舉措、完善制度機制,確保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記者 靳曉燕)

      • 相關閱讀
      • 北京發布養老人才隊伍建設行動計劃

        記者2月18日從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等6部門印發《北京市加快推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行動計劃(2023年—2025年)》(以下簡稱《養老人才隊伍建設行動計劃》)�!娥B老人...

        時間:02-19
      • 湖北孝感計劃每年拿出六千萬引育人才

        記者2月18日從湖北省孝感市科學技術局獲悉,孝感市出臺了《孝感市人才引進培養實施辦法》,計劃每年拿出6000萬元重點支持孝感市主城區企事業單位引進、培育人才。該辦法是對孝感市現有人才政策的優化,更加突出對高精...

        時間:02-19
      • 張福鎖代表:科技小院永遠在路上

        云南大理古生村,晨光灑在洱海的湖面上,金光點點,水鳥嬉戲。每天清晨,一位特殊的村民會沿著湖邊漫步,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作為古生村的“榮譽村民”,他對古生村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充...

        時間:02-19
      • 舞龍擊鼓迎開學 傳統文化顯魅力

        2月18日,為迎接新學期開學,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實驗小學開展寓教于樂的“尋龍記”項目化學習活動,讓同學們在游戲中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圖為小朋友在活動中為同學們設計的郵票進行投票。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

        時間:02-19
      • 提高辦學水平,增強職教活力

        日前,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對全年教育工作重點任務作出部署,“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和吸引力”就是其中一項。 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就業創業創新、推動中國制造和服務上水平的重要基...

        時間:02-19
      • 數智賦能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教育名家筆談)

          張平文肖像畫�! 埼洳L   2023年9月,第五屆中國研究生人工智能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舉行。武漢大學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7項。圖為該校參賽團隊留影�! ∥錆h大學供圖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

        時間:02-19
      • 奮斗正當時 自信展風采

          成都大運會志愿者、00后女生蔣萍(右一)為外國友人講解中國文化�! ∈茉L者供圖   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一群00后以歷史和民間故事為背景,創作出沉浸式話劇演出《徽州府有喜》。圖為演員在徽州古城直播推廣劇...

        時間:02-19
      • 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實施

          本報北京2月18日電(記者李婕)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實施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的通知》,計劃從2024年到2026年,聯合組織實施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該計劃圍繞國家...

        時間:02-19
      • 形成基礎研究持續穩定投入機制(創新談)

          優化投入結構,形成持續穩定投入機制,對于推動我國基礎研究邁向更高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投入力度...

        時間:02-19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