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教育 > 教育資訊

      依托高校創新資源 建設科普傳播高地

      圖為小學生到中南大學國家自然資源科普基地參加科普活動。 中南大學供圖

      日前,自然資源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通知,公布了2023年國家自然資源科普基地名單。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中南大學地球科學創新中心、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等以高校為依托單位的科普基地被列入其中。

      高校是開展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度窨茖W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提出,支持和指導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科學共同體等利用科技資源開展科普工作,開發科普資源。

      高校建設科普基地具有哪些獨特優勢?如何依托科普基地將教學、科研、科普有機結合?近日,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了此次入選名單中的部分高�?破栈刎撠熑�。

      具備豐富的科教和人才資源

      在此次發布的名單中,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和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均作為科普場館類科普基地入選。

      高校博物館的大量藏品資源,多數是高校相關專業師生在開展野外實習和科研工作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因此,與其他科普場館相比,高校博物館增添了幾分學術底蘊�!笆澜缟系氖鬃┪镳^就起源于大學。高校博物館根植于大學深厚的文化土壤,是高校學術和文化積淀的重要標志之一�!敝袊刭|大學(武漢)圖書檔案與文博部部長帥斌說。

      始建于1956年的成都理工大學在建校之初就建有多個地質陳列室,后來合并成一所具有較大規模的高校博物館,近年又與成都市人民政府合作建成了建筑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的成都自然博物館。經過60余年的發展,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積累收藏了“合川馬門溪龍”“大竹重慶魚”“隆昌鐵隕石”等6萬余件珍貴的標本,具有豐富的藏品基礎。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作為學校地球科學普及、場館育人和地學文化傳承的平臺,在成立之初主要承擔為師生教學科研提供標本材料、滿足學科發展和科學研究需要的任務�,F在館藏的4萬余件標本,很多是由廣大師生野外專業實習采集而來。

      除了專門建設的科普場館,高校中還有許多潛在的科普資源值得開發。中南大學國家自然資源科普基地主任、負責人王李昌發現,高校實驗室在完成大量教學科研任務后,還有部分時間空閑。同時,很多重大科研項目結項后形成的過程模型、成果產品及裝置樣機等,未被充分利用且缺少展出機會�!翱破栈爻浞职l揮高�?平藤Y源豐富的優勢,將這些用于教學科研的場地、設備、設施及模型利用起來,既可減少科教資源閑置,又能保障科學普及的科學性和嚴謹性,突出了高�?破展ぷ魍度肷�、產出大、效果強的特點,把科學普及打造成為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蓖趵畈f。

      高校擁有豐富的科技資源和人才資源�!皩<叶�、人才多,科技資源品質高,這是高校建設科普教育基地的優勢所在�!背啥祭砉ご髮W教授、成都自然博物館�;I建組常務副組長歐陽輝表示。

      要讓高校充分發揮開展科普工作的優勢,需要調動起科學家、教師、實驗室人員和研究生等群體的主動性、積極性。王李昌說:“尤其是實驗室人員隊伍。他們大都是博士出身,基礎理論知識扎實,經過長期的教學科研實驗實踐與日常的實驗室管理運維訓練,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十分扎實。因此,我們引導實驗室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投入科普工作,使他們的專業能力與綜合水平得到充分展示,并在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發展工作過程中獲得成就感與價值感�!�

      發揮校內外育人作用

      高�?破栈貫楦咝W生的科普和教學提供了極大助力。目前,多家高校都將參觀本�?破栈丶{入新生入學的第一堂課。王李昌告訴記者,很多大一新生在入學時對自己所選的專業了解并不多,而課堂上的授課內容又比較專業,難以快速激發他們對專業的熱情�,F在新生入學時能通過參觀科普基地直觀地看到專業場景及研究成果,了解本專業的優勢所在,對學科有更宏觀與直觀的認識。在學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除了相關專業的學生,其他專業的學生也能在參觀過程中受到啟發,為他們的研究打開新思路。

      高�?破栈貙虒W科研工作的促進作用還不止于此�!拔覀冇泻芏啻髮W生志愿者。一方面,學生志愿者定期來博物館協助館員整理庫房中的標本。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尋找自己的研究素材和選題。另一方面,志愿者還要承擔科普講解員的工作,在為公眾講解的同時也能強化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睔W陽輝介紹,博物館提供教學場地和場景,為相關專業師生來館開展實習實踐課程服務。

      青少年科學素養、科學精神、科技能力的培養,對建設創新型國家意義重大,也是高�?破展ぷ鞯闹匾獌热葜�。近年來,研學活動在中小學群體中十分火爆,研學也成為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的新形式。但當下的研學活動項目質量參差不齊,管理仍需規范。

      “我們依托高�?破栈卣腺Y源,為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搭建了優質平臺。在這里,學生們不僅能參觀展覽,還能在研學實踐課中受到研究式教育的熏陶,從小培養科學思維,學習研究方法,感受科學精神�!睔W陽輝介紹,博物館還將組織與中小學校長開展研學教育研討,了解他們的科普需求,同時繼續加強與中小學校、社區和其他科普基地的交流,使科普教育成為研學實踐教育的重要內容。

      歐陽輝認為,高�?破栈匾蛏鐣婇_放,為構建大科普發展格局作貢獻。在加強科普創作方面,高校有明顯的優勢。他舉例說:“比如我們學校的楊春燕博士,在校博物館從事恐龍化石研究的同時,圍繞館藏標本創作了《恐龍幼兒園》科普情景童話,并將其中部分內容整理成科普繪本出版。她和其他館員一起創作了‘小龍人’科普情景劇。這些科普情景劇不僅在博物館內演出,還走進了社區和中小學校園,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

      此外,高�?破栈剡€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在線上增強科普輻射力。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積極開發了短視頻、線上課程等系列科普產品,并運用數字技術搭建了線上全景式展覽平臺,與媒體合作開展云游博物館直播活動,打造“永不閉館”的自然資源科普實踐基地,大大拓展了博物館的科普覆蓋面。

      多主體共同推動科普事業發展

      目前,高�?破栈卣诜e極探索與多主體聯動,共同推進科普事業發展。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計劃定期舉辦科學家講堂、青年博物學家講座等活動,未來還將與成都市人民政府聯合謀劃高規格科普教育主題學術論壇,吸引國內外學者來蓉交流研討,助推高校和城市協同發展。

      中南大學國家自然資源科普基地通過將科普講座、輕量化展品等搬入校園,不斷拓展可移動式科普資源。

      2023年,科普基地“走進”中南大學第一附屬小學,成功舉辦了“國際化石日”暨古生物科普大型活動,在小學校園內開展了科普講座、化石展演、分組探秘等。中南大學地質資源專業的研究生更是作為本次科普活動的志愿者,根據青少年認知特點,組織形式多樣的“化石游園會”,帶領青少年探索化石互動發掘、化石模型彩繪和化石火漆印章收集等寓教于樂的趣味活動,激發他們對古生物知識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此外,高�?破栈剡€與社會科普場館和組織等密切合作,在加強自身專業性的同時助力全民科學素質提升。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通過加強與行業博物館以及博物館學會、博物館專委會、洪山地區科普展教聯盟等行業組織的聯系,匯聚資源共同做好地學科普教育。2023年8月,該博物館與寧夏地質博物館、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山西地質博物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促進中西部自然資源類博物館的深度融合發展,探索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自然資源科普工作新格局。(沈唯)

      • 相關閱讀
      • 打造高質量的高校思政課(專題深思)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揮應有作用,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备咝^k好思政課,需要在教學...

        時間:02-21
      • 以法治方式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根本之舉

        今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以下簡稱“愛國主義教育法”)施行,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關于愛國主義教育的法律。愛國主義教育法分為總則、職責任務、實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則,共5章40條,對愛...

        時間:02-21
      • 湖北襄陽舉辦“春風行動”招聘活動

        2月18日,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文化中心廣場人頭攢動,襄陽市“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活動正在舉行。在藍色的雨棚下,楊艷拿著崗位簡介宣傳單,給前來咨詢的求職者介紹工作的具體細節:“我們的培訓都是免費的,學員每天...

        時間:02-21
      • 志愿者助力旅客返程

        原標題:志愿者助力旅客返程“阿姨,您坐哪趟車?您帶好孩子,箱子和包我來拎�!苯�,身著藍馬甲的蘭州鐵路局迎水橋車站中衛站青年志愿者祁源一手推著行李箱、一手拎包,幫忙把帶小孩的旅客送進候車室。今年春運,...

        時間:02-21
      • 柑橘油胞發育之謎被破解

        原標題:柑橘油胞發育之謎被破解日前,《科學》雜志以封面論文形式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柑橘團隊鄧秀新院士、張飛教授課題組題為《柑橘油胞發育與精油合成的分子調控》的研究成果。研究以柑橘油胞為新模式系統,揭示了...

        時間:02-21
      • 分子影像與醫學診療探針創新平臺啟動建設

        日前,由北京大學牽頭建設的分子影像與醫學診療探針創新平臺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該項目將實現全生物體尺度成像模態融合,補齊國家生物醫學成像大科學裝置的功能短板和最后一塊“拼圖”,計劃2026年驗收投入運行。此...

        時間:02-21
      • 陜西師范大學助力邊疆教育質量提高

        原標題:“紅燭苗圃”的故事“這里的小學生從小就明白他們是守邊人的孩子,有與生俱來的家國情懷,能夠深刻體會什么是家、什么是國、什么是和平�!痹诰嚯x國境線僅有400米的云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南傘邊境完全小學,副校...

        時間:02-21
      • 中俄青少年冰球邀請賽河北唐山揭幕

        據新華社電(記者楊帆)2月19日,2024中俄青少年冰球邀請賽在河北省唐山市高新區滑冰館揭幕。來自中俄兩國的19支隊伍、240余名青少年運動員參與角逐和交流。 比賽為期5天,中國方面有來自北京、天津、長春、沈陽、哈...

        時間:02-21
      • 高校輔導員評職稱,更重育人實效

        近期,山東大學深化輔導員職稱制度改革,提出“落實‘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單列計劃、單設標準、單獨評審’要求,在思政系列職稱評審中,取消科研論文、項目等‘必選’前置要求,推行體現立德樹人貢獻的代表性成果‘多選...

        時間:02-20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