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教育 > 教育資訊

      完善創新鏈條 構建自主科技創新體系

      原標題:完善創新鏈條 構建自主科技創新體系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先決條件是構建自主科技創新體系,形成從基礎研究到應用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業化全鏈條布局。而創新鏈條涉及整個學術和工業體系,無法由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完成,并且依賴于長期的積累�;A研究作為創新的源頭和底層,尤其需要在暫時還看不到實用價值的階段就進行前瞻性布局。在科學研究范式發生深刻變革的當前,我很振奮地了解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在強化基礎研究的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建議自然科學基金加強與關鍵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協同,通過設立聯合基金的方式,以重大科技任務牽引基礎研究面向長遠戰略目標發展,打通“從0到1”和“從1到100”之間的連接。

      自主化攻關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建立高效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可以牽頭組織相關優勢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用戶等形成協同創新共同體,充分融合科研機構的研究優勢、企業的產品優勢、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的資金優勢,通過分工協同開展關鍵材料器件設備的自主研發。我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通過科教融合推進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建議支持國家實驗室、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企業合作,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優勢和特色聯合培養人才,形成體量充足、學科齊全、素質綜合的復合型人才儲備,加快培養造就一批科技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和青年才俊。

      科學上很多重大的發現發明,尤其是在基礎研究領域,正是在一流科學家面對面交流、思維碰撞的一瞬間產生的�?紤]到目前的國際形勢,越是面臨打壓和封堵,越要加強開放合作,營造有利于我國科技發展的“朋友圈”。事實上,絕大多數國際學者愿意保持與我國的交流合作。在此背景下,更加需要發揮我國領軍科學家的國際影響力,鼓勵他們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出境開展學術交流,強化友好國際學者與我國合作的意愿。

      (作者:潘建偉,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

      (記者崔興毅采訪整理)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相關閱讀
      • 去法國讀高商 這些信息要知道

        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一角。 資料圖片 劉明明在法國學習管理學,他說申請留學前,自己做了不少功課�!胺▏司C合性大學外,其高等教育體系還包含了高等精英院校,其中以商科領域的高等...

        時間:02-22
      • 打造高質量的高校思政課(專題深思)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揮應有作用,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备咝^k好思政課,需要在教學...

        時間:02-21
      • 以法治方式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根本之舉

        今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以下簡稱“愛國主義教育法”)施行,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關于愛國主義教育的法律。愛國主義教育法分為總則、職責任務、實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則,共5章40條,對愛...

        時間:02-21
      • 湖北襄陽舉辦“春風行動”招聘活動

        2月18日,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文化中心廣場人頭攢動,襄陽市“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活動正在舉行。在藍色的雨棚下,楊艷拿著崗位簡介宣傳單,給前來咨詢的求職者介紹工作的具體細節:“我們的培訓都是免費的,學員每天...

        時間:02-21
      • 我國科研團隊實現對家蠶的高通量基因編輯

        原標題:我科研團隊實現對家蠶的高通量基因編輯2月19日記者獲悉,西南大學馬三垣、夏慶友團隊利用CRISPR對非模式多細胞生物家蠶進行高通量基因編輯。該研究在家蠶個體水平上首次構建了全基因組CRISPR文庫,并對部分突...

        時間:02-21
      • 用數字技術帶海外文物“回家”

        頭戴VR眼鏡設備,手持遙控手柄,便能頃刻間置身于響堂山石窟,眼前慢慢浮現造型生動、神態安詳的佛像和色彩斑斕、線條流暢的壁畫……這是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文化遺產數字化團隊對響堂山石窟文物數字化采集的工作成...

        時間:02-21
      • 開展特色研學 打造流動課堂

        圖為非遺項目剪紙文化傳承人趙娜帶領學生們體驗剪窗花民俗。王聰攝東北大花鋪滿床鋪,福字、春聯貼上窗戶,桌子上擺滿凍梨、凍柿子,墻壁上掛著“辣椒”“土豆”,列車員小姐姐變身“村花”扭起了東北大秧歌,身著吉...

        時間:02-21
      • 2024年“中學生英才計劃”冬令營舉辦

        原標題:為基礎研究挖掘更多“好苗子” “在基礎研究的道路上,我們希望吸引更多優秀中學生參與,跟隨我們的步伐繼續向前�!苯�,2024年“中學生英才計劃”化學學科冬令營在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和北京大學三所高校...

        時間:02-21
      • 依托高校創新資源 建設科普傳播高地

        圖為小學生到中南大學國家自然資源科普基地參加科普活動。 中南大學供圖日前,自然資源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通知,公布了2023年國家自然資源科普基地名單。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中南大學地球科學創新中心、成都理工...

        時間:02-21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