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教育 > 校園

      研究表明甲烷減排技術國際共享須加強

      原標題:研究表明甲烷減排技術國際共享須加強

      記者2日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獲悉,該校經濟管理學院研究團隊對1990—2019年甲烷減排技術的創新與國際擴散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甲烷減排技術全球發展趨勢與甲烷排放量不匹配。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氣候變化》。

      相關數據顯示,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大氣中甲烷濃度增長了1倍以上,且在2022年達到了有觀測記錄以來的峰值。由此產生的溫室效應造成了全球變暖。

      “甲烷減排技術的創新與擴散,是實現大規模甲烷減排的根本條件,但目前針對甲烷治理的技術或專利分類體系尚未建立�!惫龻枮I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蔣晶晶介紹。

      針對這一現狀,研究團隊開發出以甲烷減排和甲烷移除為目標的專利檢索和分類方法學,在農業畜牧業、化石能源、廢棄物、生物質等領域識別了超過17.5萬項甲烷減排發明專利家族,并分析了1990—2019年全球甲烷減排技術創新演變趨勢、區域分布以及國際轉移擴散進展等。

      “研究發現,全球高質量甲烷減排技術在1990—2010年持續增長,但2010—2019年呈年均約3.5%的下跌趨勢�!惫龻枮I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尹德云介紹。

      據悉,與總體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相比較,甲烷減排技術國際擴散率低了約11.1%,且絕大多數甲烷減排技術轉移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或者流向中國、巴西等國家,而其他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涉及極少。

      “少數發達國家持有超過全球半數的高質量甲烷減排技術,因此,近年來這些國家的甲烷排放呈增速放緩乃至下降趨勢�!惫龻枮I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孫卓犖介紹。

      蔣晶晶表示,面對全球的嚴峻形勢,國際社會需要加強向發展中國家、最不發達國家進行甲烷減排技術轉移和技術援助。

      (記者羅云鵬 通訊員謝梁暉)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相關閱讀
      • 首提新類群“元素鳥” 重構鳥類“生命之樹”

        原標題:首提新類群“元素鳥” 重構鳥類“生命之樹”從恐龍演化而來的鳥類,如何分化出諸多形態?4月2日,浙江大學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張國捷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外學者,在國際期刊《自然》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時間:04-03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