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學院塑膠運動場
原名:商洛師范�?茖W校,1976年10月改稱“陜西師范大學商洛專修科”。1984年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商洛師范�?茖W校”,行使高等師范�?平逃椭袑W師資培訓兩種職能,2006年經批準,改名:商洛學院,為區域性本科院校。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適應西部大開發和陜南中藥材藥源基地建設的需要,緊緊圍繞商洛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服務“三農”,已形成以師范教育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模式,是商洛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學院坐落在秦嶺南麓、革命老區的西部山城----陜西省商洛市,位于商洛市北新街東段,北倚商山,南臨丹水,東望鄂豫,西毗秦嶺。校園三層平臺,環境幽雅,正以生態園林式校園為特色加快基礎建設,是莘莘學子深造的理想場所。
校園占地面積465畝,校舍建筑面積182226m2。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800萬元,有實驗室43個,計算機906臺,多媒體教室15個,語言實驗室7個,微格教學實驗室1個,校園無線智能廣播站1個,已建成千兆主干校園計算機網絡等現代教育技術設施。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64萬冊,電子圖書30萬冊,中外紙質期刊1100種,電子期刊4600種,有130座的電子閱覽室1個,400m田徑運動場1個,有校外教育實習學校31所,實習、實訓基地5個,實驗農場1個。
學院現有政教、歷史、中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藥工程、計算機科學、藝術、體育等11個系,44個本�?茖I,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和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為陜西省優秀教改試點專業。涉及人文科學、理學、農學、工學等學科門類,以人文科學、理學、農學等學科為主,其中與寶雞文理學院、陜西理工學院聯合開辦了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等4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5412人,成人教育學生2000余人。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486人,其中專任教師330人,高級職稱人員122人。教師中享有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人,碩士生導師3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獲“五一”勞動獎章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獲曾憲梓獎6人,省部級優秀教師、先進個人10人。長期聘請中科院院士侯洵、著名作家賈平凹等知名專家學者23人為學院兼職教授,聘請外籍教師4人。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突出師范性、地方性,重視實踐性,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求發展的辦學理念,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陜西省組織的�?粕n程統考和計算機等級考試中成績名列前茅,在2002年、2003年“專升本”統考中上線率位居全省第一,已累計向本科院校輸送優秀學生1100名。畢業生大多數已成為各自行業的骨干,深受社會歡迎,2001-2003年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分別達95%、91%、89%。建校28年來,為社會培養了12000多名本�?迫瞬�,為地方基礎教育、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學院堅持面向地方經濟建設和基礎教育服務,樹立科研興校意識,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近年來,學校立項和承擔教育廳下達的教學改革課題15項,有8項成果獲省政府優秀教學成果獎,連續兩次獲省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學校承擔省市級以上科研項目37項,有15項成果獲省教育廳科技進步獎和人文社科獎,49人次榮獲省級教學科研成果獎勵,取得國家專利3項,發表學術論文2332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221篇,被國際三大權威檢索機構之一的EIsci收錄15篇,人大復印資料收錄索引66篇,出版專著、教材85部�!渡搪鍘煼秾?茖W校學報》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并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成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的來源期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