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在陷入政治危機數年后,東帝汶的安全形勢出現好轉,駐扎當地多年的國際維和部隊開始分批撤離。雖然這對東帝汶來說是好事,但對當地一些餐飲企業來說,生意隨著維和部隊撤離而變得冷清。
東帝汶首都帝力著名沿岸大街葡萄牙大道是外籍人士的最愛,這里的酒吧和餐館以往都門庭若市;可是,自國際維和部隊人員上個月開始逐步撤離后,這條大道昔日熙熙攘攘的情景已不在,如今這里的酒吧和餐館每天僅有幾個非政府組織員工或能源公司代表前來光顧。
帝力海灘酒店就是其中一家生意受沖擊的商家,該酒店的酒吧兼餐館以前一天的收入可多達2000美元,但現在的收入有時甚至還不到500美元。
此外,該酒店最貴的房間長久以來一直都有聯合國人員入住,一度有多達16名維和人員在那里長住,每個房間每個月的收費介于700至1500美元。如今僅有5個房間還有客人,而預計到了12月31日全部1200名維和人員都撤離之后,整個酒店可能會空蕩蕩。
該酒店經理里烏說:“現在很少有聯合國人員到我們的酒吧和餐館來。我們現在只有三個選擇,一是減少員工人數,二是縮短員工上班時間,再不然就是關門大吉。”
過去,葡萄牙大道兩旁停滿了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四輪驅動車,如今完全看不到這些車子的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陳舊的轎車和破爛的黃色的士。
聯合國人員離去之后,當地的士司機的生計大受影響,現在只能靠當地居民乘搭的士來養家糊口,而每一趟僅收區區的2美元。
聯合國表示,他們目前正在為當地較好職工進行培訓,讓他們得以在國際維和部隊離開之后,利用他們的技能來協助東帝汶發展。不過,那些非熟練勞動業者像是清潔工人、司機和保安人員的生活可能會有困難。
雖然聯合國撤離對以外國顧客為對象的行業如酒店、餐飲業和高檔房地產等帶來重大打擊,但預料對東帝汶的整體經濟影響不大,該國的經濟支柱其實是靠能源業。眼前較令人擔心的是東帝汶的能源儲備正快速消耗,當局必須在能源儲備耗盡之前想出對策,開發其他經濟收入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