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軍事 > 中國軍情

      殲10與“藍軍”三代機對抗曾經落敗

        成都軍區空軍航空兵某部作為首支成建制改裝國產新型三代戰機的部隊,著眼使命任務需要,以時不我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抓好人才建設,一支具備以信息化為主導,適應電磁環境,超視距,全天候作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隊伍脫穎而出,實現了新裝備快速全面形成作戰能力。

        在國慶60周年閱兵中,該部擔任受閱任務,新一代飛行員駕駛15架新型戰機飛過天安門上空,信步藍天,接受祖國檢閱,壯美的陣容,精湛的技術,博得一片喝彩。

        紅土高原的夜,靜謐而深邃。記者從成都軍區空軍某部訓練場一路走來,一幅幅戰機升空、對抗、演練的精彩畫面,令人震撼:這支新機改裝部隊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破解人才建設難題,將智慧和力量凝聚在國產三代戰機盡快形成戰斗力上,趟出一條信息化條件下高素質軍事人才跨越式發展的新路。

        從“超常”到“經常”

        幾年前,來自全空軍十多個不同建制部隊的官兵從四面八方齊集該部,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機改裝由此展開。作為首家裝備單位,一無經驗借鑒、二無資料參考,新機人才隊伍更是十分匱乏。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為了盡快建設一支既熟悉新裝備又能適應未來信息化戰爭需要的人才骨干隊伍,他們采取一系列超常舉措,組建新機儲備人才培訓大隊,采取優先補充、重點培養、在職培訓等措施,突出新武器裝備人才準備;聘請多名裝備技術顧問和空軍高層次科技人才到保障一線進行授課和技術支援。超常舉措帶來超強效果:300余名官兵迅速成長為新機戰訓保障儲備骨干,200余名骨干完成院校和廠所專業培訓,新機人才隊伍迅速壯大、質量大幅躍升,及時滿足了改裝需求。

        作為新裝備人才“種子”部隊,在加強自身“造血”的同時,該部還擔負著向后續改裝部隊“輸血”的任務,矛盾再一次變得尖銳。部隊黨委認識到:要想實現新機戰斗力的持續提升,建立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機制勢在必行。為此,他們從健全人才培養機制著手,在指導思想上,從滿足日常訓練需要向適應“打贏”需要和向兄弟部隊輸送優秀人才觀念轉變;在能力素質結構上,從單一專業型向復合多用型轉變;在培養方式上,從自發式成長向有計劃、分步驟加速培養轉變,使人才培養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同時,根據機關、飛行、保障等不同層次展開人才培養。在指揮和參謀人員中,定期組織機關和指揮班子綜合演練,提高信息化條件下指揮作戰能力;在新改裝飛行員中,從理論功底、操作技能、身體和心理等方面入手量身制訂訓練計劃,在技術研究、理論學習等方面進行新老搭配,整體提升新機駕馭能力;針對機務、保障等專業技術含量高的特點,實行“部隊實踐——在職培訓——院校深造”的循環培訓,全員實施“一專多能、一兵多用”訓練,全面提升新機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套機制育人,一個標準用人。在健全的人才選拔培養機制下,廣大官兵學有勁頭、鉆有奔頭、練有盼頭,一批批尖子人才脫穎而出。據統計,改裝以來該部共培養出高層次科技人才和技術骨干數十名,先后取得科研、技術革新成果8項,獲得空軍級以上獎勵10項,自主研發的10余項系統軟件,為新機的定型完善和維護保障理論體系的不斷豐富做出了突出貢獻。

        從“駕駛戰機”到“駕馭戰機”

        新機改裝之初,該部組織了一次實兵對抗訓練。當天,對抗雙方編隊起飛。萬米高空,“紅軍”戰機借助大功率雷達,較早發現“藍軍”。但讓人意外的是,“紅軍”的連續幾次目標捕獲均被“藍軍”釋放的電磁干擾而破解,最終暴露了自己,反而被“藍軍”截獲。

        “紅軍”走麥城的經歷讓官兵們陷入深思:“駕駛”與“駕馭”僅一字之差,但對于新型戰機飛行員來說,卻有天壤之別。要真正駕馭三代戰機,必須具備以信息化為主導,適應電磁環境、超視距、全天候的作戰能力。

        為此,他們把訓練信息化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工程,堅持用信息化的“爐”煉信息化的“鋼”,著力培養面對未來信息化戰場的戰斗員。先后投入近50萬元,相繼建立了多媒體教室、局域網,并為空勤人員建立了電子閱覽室,多渠道讓飛行員充分汲取軍兵種知識、高科技知識和網絡知識的“營養”。同時,大力開展飛行模擬器訓練,充分利用信息化訓練平臺提高訓練質量效益。對新機性能進行全面探索,研發出“便攜式視頻回放系統”、“飛行質量自動評定監控管理系統”等70余項信息化訓練管理系統,部隊信息化訓練走在空軍的前列。

        在前年執行珠海航展特技展演任務中,特級飛行員嚴鋒面對能見度較低的復雜氣象,沉著應對,低空駕駛戰機飛出橫“∞”字、側滾轉等數個高難精彩動作,其精湛的飛行技藝,不僅令在場觀眾嘖嘖稱贊,也讓國內外同行深深折服。

        “沒有對抗就沒有戰斗力的提升;沒有與三代機的強強對抗,戰斗力水平就得不到檢驗;沒有復雜電磁環境下的對抗,戰斗力就得不到質的飛躍。”這是該部特級飛行員、部隊長王建民常掛嘴邊的一句話。實戰、對抗,成為該部軍事訓練的重中之重。他們把戰術對抗貫穿訓練全程,多次參加復雜戰場環境下的緊急機動、遠程奔襲、空中對抗等實戰演習,與地空導彈部隊、雷達部隊、陸軍防空兵部隊攜手開展空地一體對抗演練,在貼近實戰中摔打部隊,磨礪官兵戰斗意志。據介紹,目前該部戰斗課目與課題訓練比重達到75%以上,夜航訓練比重占到了50%。

        從“以任務牽引人才”到“以人才保證任務”

        作為新裝備改裝訓練的“探路者”,該部黨委在圓滿完成各項重大任務的同時,堅持以駐訓、演習等重大任務牽引人才培養。他們把實戰最管用的重點內容“突”出來,設險局、難局,錘煉指揮班子任務理解、情況判斷、兵力使用、運用戰法、行動控制和情況處置能力;他們按照實戰標準,把實戰最管用的內容標準“嚴”起來,把官兵們置于復雜多變的情況中,加強實兵、實裝、實彈和全員、全裝、全過程演練,提升官兵執行任務能力。

        在執行任務中積累經驗,鍛造人才;以人才的成長保障任務的圓滿遂行。近年來,該部先后參加執行了合同戰術、實彈打靶、實兵對抗、特技展演等數十項重大戰訓任務,一批高素質人才成為確保任務完成的有力保障。2007年,酷暑難當的戈壁深處,在空軍組織的“紅劍—2007”復雜電磁環境條件對抗中,該部扮演“藍軍”,與來自空軍不同部隊、不同型號的新型戰機展開了空中對抗。他們在復雜電磁環境中與對手展開激烈較量,斗智斗勇,奇招頻出,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演練課題。

        該部新型戰機列裝5年來,堅持邊改裝邊形成戰斗力,完成了各項戰備訓練任務,培養了一批高素質信息化人才。他們還為后續新機改裝部隊輸送飛行、機務、保障等技術骨干200余名,成為我軍駕馭國產新型三代戰機人才的“搖籃”。一批新型人才信步藍天,在祖國長空筑起了一道可靠的空防屏障。

      • 相關閱讀
      • 簡氏:巴從中國公司貸款采購梟龍和殲10(圖)

        有美國媒體稱,巴基斯坦希望得到中國L-15獵鷹高級教練機。巴基斯坦空軍涂裝的殲十宣傳畫巴基斯坦飛行員爭相跟“梟龍”合影中國為巴基斯坦海軍建造F-22P級護衛艦首艦在交付儀式上  2010年6月2日出版的《簡氏防務周刊...

        時間:06-07
      • 圖文:北空改裝型殲10戰機演練戰術對抗

        兩架殲10戰機快速升空進行戰術對抗訓練   5月25日,北空航空兵某團兩架戰機快速升空進行戰術對抗訓練。該團狠抓新機改裝訓練,著力提高部隊打贏能力。本報記者 張 雷攝 ...

        時間:06-02
      • 美海軍假想敵部隊翻新F-16 增加對抗殲10科目

        資料圖:隸屬美國海軍武器學校Top Gun的F-16N戰斗機,美國海軍為模仿與現役戰機不同的機型特點而裝備了為空軍設計的F-16 資料圖:《壯志凌云》中阿湯哥和F-14的精彩表演讓Top Gun享譽世界  環球時報-環球網4月3...

        時間:04-30
      • 首見國產殲10墜毀現場

        國產殲10墜毀現場...

        時間:03-26
      • 八一飛行表演隊殲10戰機將參加今年珠海航展

          本報珠海訊 羊城晚報記者林丹報道:珠海航展公司總經理周樂偉昨天對媒體說,新換裝的八一飛行表演隊將駕駛殲10戰機參加今年的第八屆航展�! “艘伙w行表演隊已經連續四屆缺席珠海航展,這一次將以全新的形象翱翔...

        時間:02-0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