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東海艦隊主力戰艦
印度戰機航程限制遠程傳感器優勢
作為中國的強勁對手,印度最近與日本簽署了海上合作協定,并且有了與以往不同的反潛哲學。印度海軍的8艘驅逐艦都是多功能驅逐艦并且非常注重防空作戰。所有這些軍艦都裝有比中國海軍傳感距離更大的船體裝載式聲納,同時它們也配備有變深聲納。不過,同中國海軍的驅逐艦一樣,印度的驅逐艦也只安裝有戰術數據處理系統,而沒有配備完整的作戰管理系統。然而,印度的“德里”級“孟買”號導彈驅逐艦則安裝有泰利斯公司的主動/被動拖曳陣聲納。另外,印度驅逐艦還攜帶俄羅斯設計的反潛火箭發射器和重型(53厘米直徑)遠程魚雷,這其中既包括反水面艦艇和反潛武器。當前,印度正使用多種輕型直升機,替換老化的“海王”重型直升機,這些輕型直升機包括新型Dhruv(原先進輕型直升機)、卡28直升機或“獵豹”直升機,但這些輕型直升機的航程只有舊飛機的一少半,這大大限制了遠程傳感器的優勢。
文章指出,印度當前最常見的反潛戰平臺是12艘護衛艦,其中多數都以英國的“利安德”級護衛艦為基礎。這些護衛艦安裝有與驅逐艦使用的類似的傳感器/艦載機,而且大多還攜帶有輕型魚雷。此外,印度當前還正在建造至少4艘Project28級輕巡洋艦——最初它是反潛戰巡洋艦,但現在已被描述成多功能輕巡洋艦。這些輕巡洋艦將具備主動/被動拖曳陣聲納和輕型直升機,雖然它們將采用輕型魚雷和火箭發射器的常規混合方式,但很明顯這些巡洋艦只限于執行沿海作戰或島嶼領土的保護。
與印度相比,其鄰國巴基斯坦的反潛戰能力更加有限,其基本只限于沿岸或沿海部隊。巴國的7艘護衛艦(包括新型“佐勒菲卡爾”級)都未配備外置聲納,而其所配備的戰術數據處理系統、輕型直升機以及輕型魚雷僅能巴國提供相對較短的作戰能力。但即便如此,巴國的反潛戰能力也強于斯里蘭卡和緬甸——這兩國顯然不具備反潛戰能力,他們的海軍主要是海岸巡邏隊和反暴亂部隊,其職能與菲律賓相似。菲律賓的唯一反潛戰武器顯然是其57年之久的“拉賈?胡馬邦”護衛艦,它是唯一一艘配備有聲納系統的大型水面艦,而且據稱其還安裝有用于反潛的“刺猬炮”。
在東南亞,其他國家海軍的反潛能力亦是參差不齊。馬來西亞12艘大型水面潛艇、兩艘“萊丘”級護衛艦和大量輕驅巡洋艦具有船體裝載聲納和輕型魚雷。這些艦艇具備有限近海能力,多數配備有戰斗慣例系統,但只有“萊丘”級和兩艘“Katsuris”備有直升機,前者具有輕型“山貓”直升機,而后者則可以升降但不搭載重型飛機。新加坡的6艘“威武”級新護衛艦配備有可變深度聲納、作戰管理系統和重型直升機,這些系統無疑可為其提供適當的反潛能力。
文章稱,印尼擁有與新加坡相似的能力,但艦艇都較破舊,其購自荷蘭的“利安德”級護衛艦以及由東德建造的帕提姆拉(KapitanPatimura)級輕型巡演艦配備有可變深度聲納,但兩款艦艇都缺少技術數據處理業,而且東德建造的艦艇還不能搭載直升機。令人吃驚的是,印尼海軍新采購的“西格瑪”級輕型護衛艦僅配備有船體裝載聲納(HULLMOUNTEDSONAR),能夠搭載一架輕型直升機,但其配備有出色的作戰系統。
泰國擁有15艘護衛艦與輕型巡洋艦,從很大程度上講,這也是一支海上反潛力量。這些艦艇都配備有船體裝載聲納,只有兩艘“諾克斯”級(Knox)護衛艦配備有拖拽陣列傳感器,而且也只能夠搭載輕型直升機。另外,這些艦艇中,甚至只有很少一部分擁有戰術數據處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