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隆冬天,練兵打仗正當時。
幾天前的一個凌晨,某復雜地域一場“紅藍”自主對抗演練激烈上演�;閷κ值囊贿B和四連官兵奔襲開來,在30平方公里的生疏地域內斗智斗勇,襲擾戰無處不在,伏擊戰此起彼伏,連續完成了警戒、行軍、特種戰斗等8個高強度課題的演練。
“不設預案自主對抗,不限時間全程交戰,作戰雙方主動權越大,演練越接近實戰化。”演練導裁員、某團參謀長李來來告訴記者,不確定性使得這場自主對抗更具挑戰性和對抗性。
“工作好不好,‘能不能戰’才是檢驗的硬標準。”現場觀摩的師長陳宏告訴記者,這些年,他們聚焦中心任務創新實戰化訓練方式方法,瞄準打仗打贏練兵碩果盈枝:“依車建所”改善指揮手段,戰場生存能力大大提升;開發出防空兵“一網四系統”作戰模式,武器裝備攥指成拳;研發“代碼化應急響應系統”,整建制團緊急出動縮短了15分鐘;研制野戰政工方艙,政治工作指揮直接到單兵單車……
越接近實戰,越能歷練打贏本領。與此相距百公里的另一演練場上,某防空團一場不用“腳本”的戰斗已經打響。
“東南方向出現空情,迅速啟動搜索!”隨著一架民航飛機進入警戒范圍,搜發連連長方來浮立即啟動應急方案,搜索、測速、運算……短短幾秒時間,一張繪有方位角、高度、距離等十幾種參數的空情實景圖“出爐”,一道道指令從指揮中心迅速下達……
“假想的敵情刺激不了神經,沒有‘腳本’的演練才是實戰。”該團團長嚴為民介紹說,這些年,他們立起“打仗”的鐵標準抓訓練,堅持在近似實戰背景下練打仗本領,官兵打仗意識濃了,打贏信心強了,戰斗力節節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