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軍區裝備部新兵訓練大隊注重運用先進軍事文化啟發熏陶新戰士盡快將理想信念聚焦到忠誠使命,把價值取向同步到獻身國防,在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為新戰士構筑起一個不斷迸發正能量的精神家園。
汲取紅色精髓,感悟信仰力量
古城彭城,位居中原要沖,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6000年浩瀚發展史上的400多場有文字記載的戰爭,讓古城彪炳華夏史冊,其中投入兵力最多、政治影響最大的,當數淮海戰役。坐落于徐州城東的淮海戰役紀念館,也是這個大隊駐地最負盛名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冰河人橋、婦女擔架隊、母送子上戰場……一幅幅感人至深的油畫作品、一幕幕悲壯慘烈的場景再現,強烈撞擊著前來瞻仰淮海戰役紀念館的新戰士們的心。解放軍緣何能夠在兵力和裝備均處于劣勢的情況下取得戰爭勝利,創造出世界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克強的經典戰例?新戰士們你一言我一語:是不怕死的精神,是堅決服從命令,是團結一致……
“關鍵在于我軍有了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莊嚴矗立的淮海英雄群雕前,大隊長王俊激昂地告訴大家,“我軍還有400多萬支前民工參戰,因此淮海戰役真正的兵力對比,不是60萬對80萬,而是500萬對80萬,這就是人民戰爭的威力!十八大報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這也是我們黨發展壯大、并領導全國人民不斷走向民族復興的根本原因!”一席話,讓戰士們茅塞頓開,全場也不由自主地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接著,王大隊長還給大家介紹了徐州周邊的碾莊、臺兒莊等革命圣地和鐵道游擊隊、彭雪楓等英雄故事……
新戰士李亞暉在教育討論會上告訴大家,他的太爺爺在抗戰時期是一名地下工作者,為掩護新四軍壯烈犧牲。他說:“太爺的故事我聽爺爺、爸爸講過很多遍,以前我總是不明白他為什么那么傻,參觀后我終于懂了。我為我的太爺驕傲,為我身上的軍裝自豪!”
為了讓新戰士真正領悟黨的優良傳統和豐功偉績,大隊還組織新戰士觀看了《大決戰》《車輪滾滾》《南征北戰》等革命影片,將我黨我軍的光輝征程匯編成冊,舉辦“實話實說”“說句心里話”“夸夸咱的家鄉美”系列講壇,讓新戰士在口口相傳、共同勉勵中把紅色因子根植于心。
回眸礪劍征程,認清肩負使命
龍年歲末,徐州下起了今冬第一場大雪。新戰士們聚集在大禮堂,靜靜地聆聽著一場我軍裝備建設發展的教育課。
新戰士孫旭東是個地道的武器迷,家里掛滿了槍支、坦克、飛機模型,航母試水和戰機首飛的消息,讓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沖動,報名參了軍。
北斗升天、“神舟”遨游、“遼寧號”劈浪東海、殲-15橫空出世……投影演示的畫面引起了孫旭東和他的戰友們極大的興趣,“按照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構想,加緊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雙重歷史任務,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的宏偉藍圖,更讓大家熱血沸騰。
三中隊指導員石偉光順勢引導:“黨的十八大啟動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戰略、揭開了我軍現代化建設新序幕,你們在歷史跨越的當口參軍入伍,肩負著更加艱巨、神圣的使命。實現建設機械化信息化軍隊的‘強裝之夢’,需要更多像大家一樣有文化、高素質的人才支撐。大家來到軍區裝備部,就來到了軍事斗爭準備的最前沿!因此,大家要不斷學習,提高信息化素質,才能勝任將來裝備戰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