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為鼓舞士氣,曾借此大事宣傳。先是在安徽滁縣為張靈甫等舉行追悼大會,后又在南京玄武湖立碑紀念。為證明“自殺”的事實,他們還借逃脫出來的74師官兵之口,述說張靈甫等“壯烈犧牲情形”。國民黨軍《第一兵團蒙陰東南地區戰役戰斗詳報》中記載,據歸來官兵口述:“張師長、蔡副師長等,皆于手斃匪徒后,以其最后之一彈,慷慨成仁。”試想:能目擊這一情景發生的人還能從那里逃脫嗎?
作為張靈甫自殺證據的,還有他的兩封遺書。據派出參與孟良崮戰后調查的邱維達在后來的回憶中說,當時了解到張靈甫在通訊中斷、彈藥用盡后,在掩蔽部內寫了兩封信,一封給蔣介石,另一封給妻子王玉玲。并安排隨從參謀逃出送信,以及最后留在指揮所內的人準備自殺等情節。有人還聽說給蔣介石的信并用電報發出。在行將被殲前,張靈甫有可能作出自殺的打算,但畢竟未成事實。
至于上述兩封遺書,給王玉玲的信,有其手跡面世;給蔣介石的信,至今未見國民黨方面正式披露。然而,關于兩封遺書卻另有一說:由蕭乾主編的《新編文史筆記叢書·三秦軼事》一書中,所收入的吳鳶關于《張靈甫遺書之謎》一文記述:國民黨宣揚張靈甫等是集體自殺,其根據是張靈甫的遺書。實際上遺書是張的老上司、原七十四軍軍長王耀武精心編造的,連蔣介石也被蒙在鼓里。他說:孟良崮戰斗剛一結束,蔣介石電詢王耀武有無張靈甫等人詳情,該師有人到濟南否。這時該師恰有少數人逃到濟南,內有師部副官趙某。王耀武面詢作戰經過后,召集副參謀長羅幸理、第一處處長吳鳶、第四兵站副總監鄭雍若、秘書主任鐘曉林等商議,決定為張靈甫寫兩封遺書,一致蔣介石,一致其妻。張靈甫長于書法,筆力遒勁,譯電科科長李嘯梓與張同年,平日喜模仿張字,當即由李書寫。經過再三推敲,認為沒有破綻,才派人送到南京轉呈,說是張自殺前寫好,交副官帶出的。王耀武之所以編造這兩封遺書,是為自己和張靈甫臉上貼金,撈取政治資本。(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