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魯尼在英國空軍部隊當后勤兵,負責給戰斗機做保養。部隊規定,戰機的皮革座椅要用駱駝糞來保養。這讓魯尼苦惱不已,因為糞便的臭味實在難忍,可又不能違反規定。
半年后的一天,由于駱駝糞短缺,魯尼暫時閑了下來。望著那些不能保養的戰機,魯尼問戰友:“既然遲遲等不到駱駝糞,為何不用其他東西代替?”戰友笑著說:“就屬你腦瓜好使?既然部隊規定必須用駱駝糞,就說明它有特殊的功效。”魯尼本想繼續追問,可聽著戰友們嘲諷的口氣,就沒再吱聲。
不久后,參加過一戰的父親來部隊探望,看見魯尼正忙著用駱駝糞擦拭座椅,便疑惑地問:“你們怎么還在用駱駝糞養護皮革?”魯尼理直氣壯地答:“我們一直如此,這是規定。”父親想了想,笑著說:“當年我們在北非沙漠地區作戰,有大量的物資需要駱駝運輸,可駕馭駱駝的皮具是用牛皮做的,駱駝聞到那味道,就會賴著不走。于是,有人想到用駱駝糞來擦皮具,這樣就能蓋住牛皮的氣味,果然駱駝就聽話了。哪料30年過去,你們卻將這方法沿用到飛機上,太可笑了!”聽完這話,魯尼將信將疑,隨即去翻閱了史料,結果正如父親所言。
有時候,我們不加思考地沿襲過時的經驗,就像盲目使用這“特殊功效”的駱駝糞,犯下貽笑大方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