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訓練。駱紅軍攝
本報杭州電:數百臺信息化武器裝備在海上劈波斬浪近一個月,沒有一臺裝備拋錨。南京軍區某師在瀕海訓練中不斷提升信息化武器裝備保養能力,使裝備蹈海浴火始終保持戰斗力。
記者趕到該師所屬某裝甲團海訓地域,近海處20多臺剛剛完成訓練的新型突擊車正向岸灘開進,兩臺洗消車早已在沙灘上待命。正在現地組織指揮裝備上岸入庫的裝備處助理員沈宏康告訴記者:“戰車下海之前要做‘全身檢查’,上岸后要做‘全身按摩’。”
坦克四連的領頭車上岸了。官兵鉆出戰車,拿起洗消水槍對戰車進行沖洗。沈助理介紹,給戰車“沖涼”是維護保養的第一道程序,大量工作還在后頭。記者隨后趕到野戰車庫看到:車長馮建廠對電臺和車內通話器一個一個地檢查調試,駕駛員楊鋼對動力室和傳動室的參數一個一個對照,一炮手仇雅正對炮控系統進行精細擦拭。
過去的老裝備信息化程度不高,下海訓練后維護保養,主要用淡水沖洗車體。而現在保養信息化含量較高的新型突擊車,除了淡水沖洗外,還要對電控系統、通信系統等9大系統、165個部件的技術狀況進行精細檢查檢測,運用的檢測設備也由過去的裂紋檢測儀增加到氮氣檢測裝具、綜合檢測儀、電氣綜合儀等10多種檢測儀器。
據悉,該師著眼近年瀕海駐訓時間增加的實際,開展了對野外條件下如何精細保養信息化武器裝備課題的攻關,建立了一套瀕海訓練精細保養信息化武器裝備的制度方法。該師師長王秀斌說:“信息化裝備對野外駐訓保障要求高了,我們只有提高科學保養裝備的能力,才能使裝備時刻保持戰斗狀態。”(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