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科學 > 動物世界

      成種作用的現實標本——凹臉蝠

      成種作用的現實標本——凹臉蝠

      凹臉蝠

        物種進化是生物學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發表15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仍然無法確切地知道成種過程究竟是怎么回事。這其中主要原因是許多對成種作用的經典研究,都是基于已完成成種過程的物種,要由結果反推過程只能基于猜測。EmmaTeeling博士聯合來自泰國、緬甸、法國和英國的學者在SFI前沿研究基金的支持下,在泰國和緬甸發現了正處于成種過程中的凹臉蝠(Craseonycteristhonglongyai)的一支生態類群,凹臉蝠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動物。

        EmmaTeeling說,這類凹臉蝠為我們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觀測成種過程的絕佳天然實驗樣本。通過對其成種過程不同階段的觀測發現,因地理隔離產生的基因局限是推動生態性成種作用(ecologicalspeciation)的最初條件。凹臉蝠已知有兩個類群,研究者分析了各類群的空間結構、遺傳結構、生態特征等,最終的得到的數據顯示地理隔離對局限基因交流起到了主要作用。

        研究結果顯示感覺生態學(sensoryecology)在成種過程中起到了促進和加強的作用,而之前許多以觀察為依據的研究卻認為它是主要因素。主要研究者SebastienPuechmaille說,研究結果質疑了同地物種形成(sympatricspeciation)的觀點,認為基因交流的局限是成種的必要初始條件。研究還首次討論了回聲定位能力與基因(RBP-J)的聯系。相比凹臉蝠而言,高顱鼠耳蝠(Myotissiligorensis)擁有更適應當地溫度與濕度的感知能力。

        此項研究是第一次關注這種微小哺乳動物類群結構和進化史的研究,它局限生存在泰國和緬甸交界處僅2000平方公里范圍內,是一類稀有的、瀕危的蝙蝠種類。凹臉蝠的兩個類群,一個生活在泰國,一個生活在緬甸,它們大約在40萬年前分異,在生存壓力日漸增大的今天,它們都需要得到足夠的保護。(新華網)

      • 相關閱讀
      • 世界最丑狗睡夢中去世 主人稱將永遠懷念

        資料圖:第23屆&ldquo;世界最丑狗&rdquo;冠軍被一只叫Yoda的小狗獲得...

        時間:03-15
      • 衣原體和“艾滋病”或致考拉滅絕

          考拉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種可愛動物,但隨著棲息地被人類活動破壞、氣候變化和疾病的傳染,考拉陷入了數量越來越少的困境。有數據顯示,在過去的6年中,澳大利亞的考拉數量已經從10萬只銳減到4.3萬只。如果不及時...

        時間:03-14
      • 攝影師抓拍北極熊冰上憩息 靜享落日余暉

        這只北極熊慵懶地躺在浮冰上,享受落日的陽光�! 怆�12日報道,近日一名專業的野生動物攝影師在加拿大拍攝到北極熊閑適休息的瞬間,慵懶的北極熊靜靜地躺在浮冰上,享受落日的陽光,怡然自得�! ≌掌�,這只...

        時間:03-13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