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29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發現,一種名為“密集顱部電針刺激”的嶄新針刺方法可迅速及有效改善抑郁癥病情,這為抑郁癥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療方案帶來啟示。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學院和香港九龍醫院早前招募了73名年齡介乎25歲至65歲、被確診患嚴重抑郁癥的患者,他們的患病期由數個月至數年不等。
這批患者被隨機分為“電針組”和“安慰組”,分別接受真正的密集顱部電針刺激治療和模擬的電針治療。在連續3周內,患者接受共9次治療,每周3次,每次45分鐘。研究進行期間,兩組患者均服用抗抑郁藥物,并定期接受臨床評估。
研究結果發現,臨床評估和病人自我評估均顯示,接受密集顱部電針刺激的患者的抑郁指數顯著下降。電針治療的明顯作用在第一次治療后便出現,并一直持續至研究結束。在電針治療期間,病人未出現相關的副作用。
港大研究人員表示,以電針刺激頭部穴位原理與針灸一樣,能有助提神和紓緩抑郁,以及增強腦內血清素神經細胞,但不會出現藥物治療令患者體重下降等副作用。
為進一步探討密集顱部電針刺激的腦內機制,港大中醫藥學院目前正在開展另一項相關研究,以正電子衍射掃描和功能性磁共振掃描等神經影像技術,探討密集顱部電針刺激治療對抑郁癥病人腦功能的影響。(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