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49歲的牧民李富強來說,生活中已經離不開衛星電視了。“以前沒有電視時,空閑了就是喝酒、睡覺�,F在真不敢想如果沒有電視會是什么樣。”
李富強的家在中國西北地區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一個偏遠農村。那里距離縣城還有35公里的砂石土路,而距離甘肅省省會蘭州則有600多公里。
距離偏遠,居所分散,是中國西部絕大多數牧區農村的基本現狀。李富強家所在的大河鄉松木灘村尤其如此。它位于甘肅和青海交界處的祁連山腹地,是裕固族的主要聚居地,全縣人口僅有3.6萬人,其中農牧民接近80%。由于地域遼闊、山大溝深,這里很多地方無法接收到電視無線發射臺站的信號。
上世紀90年代末,國家開展“村村通”工程,幫助偏遠農村群眾收聽收看廣播電視。據肅南縣廣播電影電視局局長嚴文昌介紹,“十一五”期間肅南全縣完成300個點4534套直播衛星接受設備的安裝調試,覆蓋76個行政村的4534戶農牧民家庭,總投資163.23萬元。
走進李富強的家,記者看到被群眾稱作“鍋”的直播衛星接收器擺放在院子里的窗臺下,屋里正在播放的電視畫面清晰逼真,可以接收到44套節目。村支書安玉軍介紹說,全村100戶人家每家都有“鍋”。
“以前是‘大鍋’,直徑有一米多,要放在房頂。我們這里風大,經常把‘大鍋’給吹翻。”安玉軍說,現在是“小鍋”,直徑只有40厘米左右,想放哪里都可以。這樣的“小鍋”特別受牧民歡迎�,F在不管是在定居點,還是牧場帳篷,牧民們都可以通過電視知道國內外發生的大事,還能通過農業頻道學到一些農業和養殖知識。
“我們最愛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和法制節目。”李富強和他的妻子安玉珍說,現在放牧的草場都有圍欄,所以空閑時間很長,基本上就靠看電視來打發時間。此外,夫妻倆每天還會通過衛星電視了解湖南的天氣和新聞,因為他們21歲的兒子在湖南長沙上大學。
嚴文昌說,按照政府的部署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要求,政府不斷延伸傳輸網絡,采用有線網絡、無線發射、直播衛星相結合的辦法,擴大廣播電視覆蓋范圍,積極探索建立農牧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的新路子。
“從今年起,我們已經開始實施‘戶戶通’工程,到2015年爭取要讓全部農牧民都能通過衛星接收看電視。”嚴文昌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