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栽兩年多后,江西廬陵文化生態公園的“鎮園之寶”千年古樟王粗壯枝干上長出了稠密的新枝葉,引得近日來此參觀的古村落保護專家學者嘖嘖稱奇。
這棵樹齡千余年的古樟樹頗有故事。它在2010年1月19日“喬遷”廬陵文化生態公園之前,一直生長于吉水縣水田鄉西流村。因當地要建水庫被列入淹沒區,所以有關部門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移植。
移植前,這棵古樟樹胸徑達3.18米,樹冠展開面積1500平方米,移植處理時,保留了樹高15米,土球直徑7.5米,冠幅直徑16米,重112噸。
“古樟樹的搬遷令人驚嘆!”吉安市委書記王萍介紹說,“經過水運后,這棵古樟的陸地搬遷極為艱難,眾多人員對此想方設法,2公里‘挪’了7天的時間才到達這里。”
經過酷暑寒冬的考驗,經專家認定,古樟樹成活了。世界紀錄協會2011年3月為其頒發了《世界紀錄證書》,認定其為世界上保護性移植成活的最大古樟樹。如今,雖然已是“生機勃勃”,但這棵古樟樹樹體的保護網仍未拆除。有關負責人說,等它再過上些日子,樹基更穩了,樹葉更茂了,才能將保護網拆除。
廬陵文化生態公園位于吉安市中心城區以北3公里處,占地4000余畝,是以歐陽修、文天祥為代表的廬陵文化為主題,融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旅游生態公園。(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