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在白領圈內,MSN和Q Q的用途涇渭分明:MSN用于工作往來,Q Q用于朋友間溝通。盡管大家都有Q Q賬號,但在白領圈,如果說自己沒有MSN只有Q Q,那是件很沒面子的事。然而,由于MSN使用體驗不好,在功能上遠不如Q Q方便,現在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Q Q作為工作上的聯系工具,MSN在白領圈的影響力遠不如以前。
造成“去MSN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少MSN用戶對于目前MSN所提供的基本功能不太買賬,特別是關于離線發送、斷點續傳、截圖功能、群功能等問題。此外,使用MSN時,用戶經常會遭遇莫名其妙不能登錄、莫名其妙掉線、垃圾信息滿天飛等問題,使得用戶體驗越來越差,越來越多的使用者想拋棄它。
微博、微信的興起,也推動了“去MSN化”進程的提速。最新數據顯示,新浪、網易的微博注冊用戶數已超過4億,活躍用戶數超過6000萬。而據微軟MSN中國區總經理劉振宇透露,目前MSN中國客戶端的每月活躍用戶在4000萬左右,算上MSN資訊門戶,總共月活躍用戶在6000萬。
由于IM上的聯系人就是自己的工作生活圈,一旦朋友、同事選擇了Q Q、微博,自己就不得不跟進,如此反復循環,“去MSN化”呈加速趨勢。易觀國際分析師董旭指出,如果不是一些公司屏蔽了Q Q,MSN的份額還得降。
移動終端再輸一城
在PC端,MSN在中國市場遭遇到巨大挑戰,而在高速爆發的移動終端,MSN同樣是落伍者。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逐步普及,越來越多的用戶在手機、平板電腦上安裝了IM客戶端,使得IM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據易觀國際數據,我國移動IM市場累計賬戶數目前已經接近6億,累積賬戶數前三名分別是手機Q Q、手機飛信和手機MSN,市場份額分別在60%、28%和10%左右。此外,電信運營商大力推廣的飛聊,依托于Q Q的微信、米聊、Y Y等新興IM工具也處于高速增長期。
然而,對于MSN而言,在移動終端市場,其也面臨尷尬的境地:手機MSN賬戶數的增長基本處于停滯狀態。“電信運營商肯定更愿意捆綁自己的移動IM終端,Q Q則憑借在用戶中的強大號召力,一直處于市場龍頭地位。相對而言,MSN在移動終端的處境顯得十分被動,誰也沒有動力去推MSN.”小米網一位不愿具名的高層告訴記者。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易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MSN現今想要進入新的領域已經太晚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雖然MSN在即時通訊領域可以充當一定的補充角色,但現在看來,它的市占率幾乎不可能會超過15%.而它要獲得新的發展,需要很長的時間。“如今移動設備發展迅猛,MSN卻像時代的落伍者。微軟在中國的手機領域并沒有太大作為,而MSN因此也失去了一個發展的機會�?梢钥匆�,現在很少有手機用戶使用MSN的客戶端,這就足以證明MSN已經和這個時代脫節了。”
“水土不服”頑疾難治
七年前,MSN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進入當年就占據了10%左右的市場份額,并在白領圈內風光無限,為了應對來自MSN的壓力,騰訊等國內IM廠商還紛紛商討對策。然而,七年過后,MSN在中國IM市場的占有率不足5%,很多用戶對MSN的感覺如同雞肋,MSN的市場地位越來越邊緣化,MSN在中國市場正淪為“扶不起的阿斗”。
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MSN的本土化戰略失敗,造成MSN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這已經成了MSN中國的一大頑疾。
知名IT專家曲曉東告訴南都記者,MSN在中國的本土化戰略不成功,與它所處的尷尬地位有一定關系。“MSN相當于是個‘沒娘的孩子’,它并非微軟的全資股,而只是一個合資的企業,微軟的先進技術不能被MSN全面繼承,微軟也無法給它提供足夠支持。沒有微軟這棵大樹讓MSN中國乘涼,它所擁有的技術革新力度自然也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