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在軌飛行表現完美,一切正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10日說,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于6月初降軌至對接軌道,等待神舟九號飛船前來相會。“神九”將攜帶3名航天員奔赴深空,并將首次出現女航天員,打破我國從未有女航天員進入太空的紀錄。
“天宮一號采用了大量備份技術,但這些措施至今沒有用過,所有設備都工作在主份狀態。”周建平說。
自2011年9月29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以來,天宮一號已在軌運行255天,其間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進行了兩次交會對接,并完成了組合體控制和管理技術等部分空間站關鍵技術的驗證。
作為我國第一個可以在軌道上長期獨立運行的可載人空間飛行平臺,天宮一號的主要任務是為突破和掌握交會對接技術提供交會對接目標,初步建立長期無人在軌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實驗平臺,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航天醫學實驗和空間技術試驗。
這是中國第一個“搬”到太空的科學實驗室。
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善從說,空間應用系統利用天宮一號的實驗支持能力開展了地球環境監測、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環境探測三方面的空間科學試驗,目前部分科學實驗與應用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接下來的飛行中,天宮一號不僅要與6月中旬發射的神舟九號飛船實施我國首次手控交會對接任務,還將第一次迎來來自故鄉的航天員。
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說,目前,天宮一號姿態控制穩定,測量設備狀態良好,資源充足,內部環境滿足載人要求。
天宮一號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設計在軌工作壽命兩年。其中實驗艙可供3名航天員駐留。
據悉,執行此次任務的飛行乘組由3名航天員組成,并將首次出現女航天員,打破中國從未有女航天員進入太空的紀錄。截止目前,三名航天員名單尚未正式公布。
目前,航天員飛行乘組已按計劃完成飛行任務理論、專業技術等訓練項目,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手控交會對接模擬訓練,各項操作技能熟練,身體和心理狀態良好。
屆時,航天員將進入天宮一號工作和生活,并開展相關空間科學實驗,在完成預定任務后返回地面。有關專家預計航天員將在太空停留10至20天時間。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指揮張建啟曾表示,女航天員選拔的條件和標準跟男航天員差不多,包括身體素質、飛行閱歷以及意志、思想狀態等因素。唯一區別就是盡量選擇已婚的,因為已婚女性身體、心理更成熟一些。
對于女性航天員需結婚生育的要求,2009年,時任空軍總醫院全軍臨床航空醫學中心主任徐先榮表示,這是對女性負責的一種考慮,“在各種資料中,并未體現出太空生活對女性生理的影響,但對中國畢竟是第一次,我們要做得更加謹慎”。
“神九”發射4大亮點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細數神舟九號的四大亮點:
1、 3名航天員將首次在太空進行手動交會對接。手動對接成功率比自動對接要高,但對航天員考驗更大。
2、 中國將首次有女航天員進入太空。“沒有女航天員參加的太空載人航天是不完整的。”焦維新說。
3、 航天員將在太空停留更長時間。
4、 此次“神九”與“天宮一號”對接后,航天員將在“天宮一號”內進行實驗操作,這在我國航天史上是頭一回。(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