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線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如到醫院拍片、透視等檢查,室內用大理石、花崗巖裝修,外出旅行接受安檢等都會受到放射損害,導致體內某些功能紊亂。山東省煙臺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的專家提醒,人的身體狀況與受放射損傷的程度密切相關,所以要注意飲食結構,多吃含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增強機體免疫力,減輕輻射傷害。
衛生監督專家說,放射可使體內多種營養素受到破壞和消耗,甚至發生營養不良。消化功能受到放射線影響,往往使食欲下降,體重持續減輕,出現能量、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不平衡,而這樣又可增加機體對輻射的敏感性。因此應注意調整飲食結構,增加優質蛋白,加強營養,以增強機體對射線的抵抗力,及時修補損傷組織蛋白。應多選瘦肉、雞、魚、動物內臟、乳及脫脂乳品等。另外,還要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量,如維生素C、維生素B1、煙酸以及葉酸等。放射線會引起體內代謝紊亂,造成某些維生素過量消耗,補充維生素能預防放射線的損傷。應多進食微量元素含量多的食物,動物性食品和海產品是鐵、鋅、碘、鉻等微量元素的良好來源,為提高微量元素的吸收率,應避免偏食,而提倡混合膳食。
煙臺市衛生監督所的專家提醒,放射線作業人員盡管在公休期間已經脫離輻射環境,但所受的放射線損傷導致如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以及營養缺乏癥,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藥物和各種保健飲食共同使用,能夠提供較為完善合理的營養,對于防治輻射損傷,改善代謝功能,促進康復,增強抵抗力,降低對放射線的敏感性,十分重要。(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