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于北京時間13日落幕的倫敦奧運會不僅是一場全球體育的盛會,也是一場國內網民的盛宴。而在廣大網民參與、分享一場場精彩賽事的同時,互聯網也成為眾多門戶網站、社交網站集中展示自身實力和特色的競技場。
面對微博日益大眾化和主流化,不論是粉絲還是名人,恐怕誰也不會放過這個關注別人或者吸引別人的平臺,而各門戶網站則對微博這個平臺更是給予了空前的重視。資料顯示,早在奧運開賽前,就有超過200位中國奧運代表團成員的微博獨家落戶騰訊微博。在中國軍團最終獲得的87枚獎牌中,有35位金牌得主、21位銀牌得主和14位銅牌得主在賽后第一時間發出了“獲獎微感言”。截至8月13日零點,中國奧運軍團有218人在騰訊微博發布6648條消息,網友與他們互動高達1244萬次。
而網友們則紛紛借助微博關注賽事進程,與朋友們一起發表和分享感受,因此有人戲稱,這是歷史上最大一場“社交奧運”。林丹賽后的奪冠感言在騰訊微博上發布后,一度以高達170萬的轉播量引領奧運微博互動量最高紀錄。騰訊微博負責人李方對此表示,微博的信息豐富性和互動性特點將日益顯著,騰訊在奧運期間決定以微頻道取代傳統大事件話題的模式,以便更加有效分類海量奧運信息,提高互動性,而奧運微頻道將重新定義微博的運營標準。
除了微博之外,網友們也積極參加各種網上涉及奧運的活動。雖然絕大多數中國觀眾無法親臨現場觀賽,但這絲毫不影響網民們的參與熱情。在倫敦奧運會期間,新浪、騰訊、搜狐、網易等主流網站紛紛推出了專門的奧運頻道,爭相在內容、質量、豐富性、互動等方面凸顯實力,吸引網民。
今年與往屆奧運會一個突出的不同是,目前中國手機上網用戶已超越傳統的電腦上網用戶。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近日發布的報告,中國網民數量突破5.38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88億,首次超越臺式電腦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這不僅使中國網民關注本屆奧運會賽事的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也將推動各廠商展開相應布局。根據知名調查機構零點研究咨詢集團最新發布的2012倫敦奧運媒體調研報告,倫敦奧運會期間,國內有65.12%的用戶選擇通過手機獲取奧運信息,超過使用筆記本電腦、臺式機及平板電腦的比例。而從網民獲取奧運賽事信息來源看,門戶網站的比例非常接近,沒有絕對優勢的企業。這或許表明今后在重大體育賽事之際,各門戶網站會加大投入力度以吸引手機網民。(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