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科學 > 科學探索

      特寫:蘇繡針尖上的宇宙之美

      2012-08-24 17:13:36 來源:

        光年尺度的宇宙如今被巧手的蘇州繡女用針線囿于一米見方的繡作之中,這在正在舉行的第28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引起了天文學家們的陣陣驚嘆。

        這些作品初看非常像高分辨率的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宇宙照片,但仔細端詳,細細密密針腳躍然于紗布之上,在光線的照射下絲線的線條熠熠生輝,為人們展現出宇宙深處的遙遠天體的懾人魅力。

        “如此精細的星空圖真是令人驚奇……”英國物理學家喬斯林·貝爾·伯內爾在20余幅以宇宙星空為主題的蘇繡展覽前贊嘆道。作為脈沖星的發現者,她在大會的開幕式上做了重要演講,題目是“令人驚奇的宇宙”。

        一位身著旗袍的繡女正在大會的一個展位中繡著一幅來自美國宇航局的地球圖案。她叫陳英華,39歲,來自蘇繡的故鄉蘇州。作為一個蘇繡世家的傳人,她七八歲起就開始學習刺繡,十幾歲師從父母,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刺繡的傳統圖案一般是花鳥魚蟲,我在幾年前開始嘗試新的創作,繡一些人物或者油畫。”陳英華對新華社記者說,自己充滿好奇心,渴望做各種嘗試突破傳統蘇繡的邊界。

       �。玻埃埃赌�,紫金山天文臺蘇州觀測站站長梅苞找到了她,向她展示了一些美國航天局拍攝的星云、星系照片。“天吶,我驚呆了,太美了。沒想到小時候一直喜歡的星空,實際上是這個樣子的。”陳英華說。

        “正如物理學家李政道所說,科學與藝術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我從小在蘇州長大,對藝術尤其是蘇繡充滿熱愛,希望能夠用蘇繡這樣的藝術表達方式來展現我所研究的天文學之美。”梅苞說。

        最開始的嘗試是非常艱苦的,梅苞以天文學的眼光要求繡作的精確度,而陳英華本人以蘇繡藝術的眼光要求繡作的美感,一來二去不斷修改、嘗試,第一幅作品蟹狀星云終于誕生。

        “蟹狀星云是我的第一幅作品,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幅作品,同時也是最難繡的,我花了六個月才完成。”陳英華說。

        梅苞說,選擇蟹狀星云作為開始,是有意為之。“蟹狀星云是中國人在1054年觀測到的超新星爆發演化而來,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超新星爆發記載之一,也是中國古代天文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筆”。

        “每次開始創作之前,我都會向陳英華講解相關的天文知識,當她懂得這些天體的原理和故事之后,才能創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在梅苞的指導下,蟹狀星云、鷹狀星云、仙女星系、漩渦星系、黑洞、日珥……相繼出現在陳英華的針尖。

        為了表現一些天體逐漸淡去的光暈,陳英華嘗試了許多針法,甚至創造了一些新的針法來適應“宇宙表達”的需要。“有的線條甚至是絲線的64分之一,重新還原到了桑蠶吐絲的粗細程度。”她說。

        陳英華的作品一問世就在蘇州本地的繡品比賽中獲獎,后來她的“蟹狀星云”被帶到白俄羅斯參展,明年她的“黑洞”將赴巴西參展。

        “刺繡作品比照片或者油畫更富立體感,色彩絢麗,紋理豐富,那些絲線會充滿變化,在光線下顯露出宇宙動人的一面。”梅苞說。他曾經嘗試找過其他的繡女,但是陳英華所表現出的強烈好奇心和高超的技藝讓她脫穎而出。

        陳英華的作品被網友轉發到新浪微博,一天之內轉發數量就超過了15000次,甚至有網友為她賦詩:“纖纖玉指奇,巧嵌一丈紗,絲絡輕似水,星河入畫來。”

        梅苞說,蘇繡的題材一直非常有限,陳英華的作品將對傳統蘇繡產生非常大的沖擊。“但這種沖擊不是毀滅性的,因為要完成這樣的作品,必須基于對傳統技巧的嫻熟掌握。這樣的創新是基于傳統傳承的創新”。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