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美元融資到手后,京東快遞開接外單。記者昨日從京東商城獲悉,京東物流體系已正式向第三方商家開放,京東平臺內及社會賣家都可成為京東快遞的客戶。
自2009年起,京東就開始經營自有的物流和倉儲體系。一份來自京東的財務報表顯示,今年京東商城在物流方面的投入,預計將超過36億元。今年9月,京東拿到了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更是解決了資質問題。業內人士表示,這樣高額的物流成本需要多重消化渠道,面對國內快遞市場已經超過了7000億元的規模,京東必然要放開自家快遞,爭取效益最大化。
此前披露的報價表顯示,京東快遞的價格高于“四通一達”,較宅急送、順豐及EMS低。內容方面,提供京東自有的5小時逆向上門取件服務并支持貨到付款。盡管京東對此未作置評,并把服務對象設定為所有的“合作伙伴”。但業內還是將京東此舉,視為叫板阿里巴巴的又一次加碼。
僅“雙十一”當天,阿里巴巴銷售創下了超過8000萬件的買家訂單,而京東三天的訂單量僅為450萬。“京東物流可擴展性較強,也吃準了阿里旗下淘寶系的巨大市場。但阿里巴巴是否會讓淘寶訂單給京東接單,還不好下定論。”獨立電商分析人士李成東表示。
事實上,最近一個月,京東動作不斷。從11月起,推英文網站、收購網銀在線、新一輪融資、與魅族達成8億元銷售合作、面向供應商推金融服務、明年上線廣告系統……在確定明年要實現季度盈利的戰略目標后,京東需要盡可能把流量轉化為收入。而隨著京東明年上線廣告系統,通過流量變現的渠道將更加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