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科學 > 科學探索

      科技大數據,哲學新思維

      科技大數據,哲學新思維

        “數字生活”中,我們接收更多數據,也制造了更多數據。大家都在思考:大數據究竟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何種影響?

        大數據,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創造的大量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其特點是4“V”,即,數據體量巨大;類型繁多,如網絡日志、視頻、圖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處理速度快;蘊含著巨大的價值潛力。這種變化不只是科學上的,“大數據浪潮”還引發了思維模式和發展模式的改變——這讓哲學家們認識到:必須認識其數理哲學基礎。

        對數據的認識史就是人類的發展史

        人類的生存、發展方式可以歸結為: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而這就是智力。智力的進步,歸根結底就是信息技術的進步。

        人類歷史上經歷過三次信息革命:語言的創造——文字的創造——電信通訊的創造。

        語言讓人認識世界,建立相互關系;但其限制和缺點是無法突破個體的時空界限。文字的出現實現了人類思想的遠距離和世代相襲傳遞,人類聯合因此擴大;它雖然突破了空間上的限制,但需要耗費太長的時間。電信通訊的創造突破了空間的限制,為電子計算機與互聯網創造奠定了基礎。

        電子計算機與互聯網的創造,是一次偉大而空前的大綜合,其特點是:所有信息全部歸結為數據表達形式——0和1。只要有了0和1,加上邏輯關系,就可以構成全部世界。而世界本來就是這樣構成的,已經出現的讀腦機、腦電波指揮的電腦、智能機器人和人腦插入的芯片等等,都說明大腦的認知方式與世界事物同構。

        大數據的出現促使我們認識到,人類的認識和實踐,就是一部數據搜索、處理、挖掘和創新的歷史。大數據方法揭示了因果關系是常規性的,終極的關系應從事物之間的相關性、同構性中尋找。數據反映的是具有同構關系的兩個序列的關系信息,一個對象的運動軌跡,通過另一個序列的載體編碼來表達。認識者獲得的不是對象本身的絕對映像,而是離開了對象,從對象中抽象出來的、關于對象運動軌跡的數據。從這一角度看,同構關系是大數據的數理哲學基礎。

        人工智能可能超越人類

        依據對象之間數據關系來認識世界,這一方法可靠嗎?以往人類在對自己認識能力的反思中,已經多次提出疑議。人類每一次宣告自己是絕對真理的全稱判斷,如“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總是被一個小小“黑天鵝”單個事件推翻。“黑天鵝”的存在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一切。因此,不能把科學知識看做是對客觀世界的終極反映,它只是人們用理性構建的認識對象的模型。

        大數據更像是一種連續不斷的論證和數據流。這使讓人們意識到,知識永遠不會被完全確定,永遠不會終止。

        大數據的出現或許讓人工智能超越人類成為可能。在圖靈測試中,通過測試的機器人是否真的有自己的思想?反對者認為“智能和思想是兩回事”。但是,如果在圖靈測試中換上小孩,那么問題變成:對于剛出生的小孩,智能從什么時候開始?實驗證明:小孩的自我意識始于大量的條件反射刺激(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僅僅是無數次的重復刺激成為堅定的信念基礎,以至于形成信仰,相信這是不證自明的公理。事實上,大數據已經說明:思維的模型與世界的模型的同構關系已經真實地被把握了。

        根據大數據的同構關系,我們將重新定義知識:人的知識也是一個有限量。從這個定義出發,人工智能可以超越人類——只要人工智能是動態的、可以發展的,就可以學習并超過人類。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的機器人可以超過關鍵的“奇點”,只要通過證實的概率增加,給人工智能一個信仰或公理,人工智能技術將可以超越其制造者——人類本身。

      • 相關閱讀
      • 農業科技支撐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從今天(12月23日)召開的全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專題會議獲悉:在一系列政策資金支持下,全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成效顯著,為今年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今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預計達...

        時間:12-24
      • 全國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共投入資金43億元

          為推廣重大實用技術,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2012年農業部開展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在活動中共投入資金43億元,為今年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撐�! ∞r業部部長韓長...

        時間:12-24
      • 王根憲榮獲“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12月14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頒獎大會上,商洛市核桃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根憲榮獲“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時間:12-24
      • 山陽:“科技鴛鴦”致富忙

          本網訊 (雷鳴 蔡銘)不娶&ldquo;科盲&rdquo;妻,不嫁&ldquo;科盲&rdquo;郎,如今已成為山陽縣城關鎮農村青年的新時尚�! �&ldquo;我和媳婦從2008年起就一起利用科技共同賺錢,僅去年我們養豬就賺了30余萬元&rd...

        時間:12-20
      • 氣象科技讓魚米之鄉不再靠天吃飯

          初冬的江漢平原,雖然沒有了稻花香,沒有了接天蓮葉,景色有些凋敝,但作為傳統的&ldquo;魚米鄉&rdquo;,隨處可見的魚蝦水產養殖依然讓人感受到農事的忙碌�! ≡诤笔摻泻蠛r場小龍蝦生態養殖示范基地,...

        時間:12-19
      • 科技大觀:3D打印的革命性

          3D打印堪稱2012年的一個熱詞兒。這項由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1995年命名的技術,現在終于變得較為易用和大眾化�! �3D打印源自100多年前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術,上世紀80年代已有雛形,其學術名稱叫快速成型,是...

        時間:12-18
      • 科技創新,莫言你怎么看

          聽著莫言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演講,我不由想到:中國的科技創新,是不是能從他&ldquo;講故事&rdquo;的經驗中獲得有益的啟示?  有道是&ldquo;異曲同工&rdquo;,科技創新和文學創作雖然分屬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

        時間:12-17
      • 商洛6名科技人員受聘省級首席農藝師

          本網訊 (楊韡宏 方由朝)日前,我市上報的33個涉農合作社的首席農藝師中,王新軍、羅榮麗、趙拉民、姚萬友、劉興財、李含毅等6人被省科技廳聘任為省級首席農藝師�! ∵@6名科技人員將分別作為我市中藥材種植、家...

        時間:12-12
      • 35家優秀英文科技期刊獲國家資助

          在日前舉行的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簽約儀式上,中國科協與35家獲獎單位簽署了項目任務合同書,在期刊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和同學科排名等主要學術引證指標方面對獲獎期刊提出了具體目標要求�! 慕衲昶�...

        時間:12-12
      • 研究加快科技創新和優先發展教育工作

        12月11日,市長楊冠軍主持召開市政府第21次常務會議,研究加快科技創新和優先發展教育工作,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關于加快科技創新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實施意見》。...

        時間:12-1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