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量高、可能揭示火星秘密的“黑美人”火星隕石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表示,一塊重量為11盎司(合320克)、拳頭般大小的“黑美人”火星隕石可能提供了“揭示火星從溫暖濕潤演變成如今干燥寒冷狀態”的主要線索。
據悉,這塊太空隕石于2011年在摩洛哥撒哈拉大沙漠被發現,并且可能是源自火星地表或地殼的首塊隕石。
美國宇航局表示,一個由美國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經過一年多的深入研究,最后判定這塊隕石形成于“亞馬遜紀(Amazonian)”時期,即21億年之前,亞馬遜紀時期也是火星最近的地質年代。研究發現這塊隕石的水分子含量大約為百萬分之6000,比其他已知隕石的水分子含量高10倍,這表明當火星形成時其表明存在水活動。另外,與其他火星隕石中發現的氧同位素相比,“黑美人”所含的氧同位素組合也有所不同,這可能是火星大氣層相互作用形成的。
人們之前普遍認為火星在形成初期含有大量水分,科學家們也在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生命體,但火星演變成如今干燥寒冷狀態的過程仍然是一個謎。
研究人員安德魯-斯蒂爾表示:“不論地表水是來自火山巖漿還是當時彗星撞擊產生的液體,最令人興奮的就是高水含量可能意味巖石與地表水之間曾發生相互作用。這是地球化學上最‘富有’的一塊火星隕石,以后的進一步研究可能還會帶來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