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發現在海洋最深處發現了神秘的海洋生物,最新研究分析揭示了在海洋科考遠征期間觀察到的深海物種,它們在溫度極低、黑暗以及巨大壓力的環境中可維持生存,展現了在大洋最深處等海底“荒蕪之地”依然存在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來自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娜塔莉婭·加洛參與了本次對深海的探險遠征,該計劃有詹姆斯·卡梅隆提出,并得到了美國國家地理的支持,在2013年于新奧爾良舉行的湖泊和海洋科學會議上列舉了初步調查結果。
海洋生物學家麗莎萊文的小組分析了一段25小時的深海視頻,其拍攝于2012年初,顯示了在馬里亞納海溝深度處的畫面,潛深達到了11000米,大約為6.8英里,執行本次任務的是挑戰者號深潛探測器。除了對馬里亞納海溝進行探險外,科學家們還對新不列顛海溝以及太平洋深處進行了取樣調查。視頻素材取自挑戰者號深潛探測器上安裝的五臺不同角度的相機,同時也記錄了不同深度的環境實景。
早期的分析結果認為在如此大的深度上存在不明生物體,比如單細胞的變形蟲,巨大的海參、蝦等甲殼類動物等,每個取樣站位上的生物種類都存在差異性。位于新不列顛海溝深處,研究發現了一些極具特點的�?L在海溝底部,熔巖壁上存在蠕蟲等生物,相比之下,太平洋環礁附近的海底則具有更強的生態特色,生物多樣性更明顯一些。
隨著深潛器的深度不斷加大,生物種類的數量呈現下降趨勢,但娜塔莉婭·加洛依然看到了不同種類的海參在深海處存在,這也是第一次在海洋中最深的地方看到如此豐富的物種。海洋微生物學家斯克里普斯是本次遠征的首席,他認為極端條件下微生物可發生進化,暗示著太陽系生命不僅存在于地球上,為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了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