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公司公布了去年全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12年,騰訊營收達到438.94億元,同比增長54%,凈利潤123.32億元,同比增長24.8%。財報發布后,包括CEO馬化騰在內的4名騰訊高管出席會議,回答了分析師們的提問,其中,微信的商業化問題成為關注的重點。
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在微信商業化方面,騰訊并沒有具體時間表,他們將首先測試游戲平臺。他同時透露,微信的游戲平臺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進行測試。據報道,微信游戲平臺將在4月份上線,首批上線的游戲包括3款競技類免費小游戲,這批游戲都是由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開發的。
圍繞著微信商業化,外界也出現不少有關騰訊的傳言。近日有消息稱,3大電信運營商正在與騰訊就監管和收費問題進行談判,雙方的博弈正在進行中。有人認為,微信的免費時代很可能就要結束了。
其實,微信收費是有先例的。騰訊在香港就采取了與運營商電訊盈科的合作模式,用戶支付8港元就可以包月不限流量使用微信服務。既然有這個先例,微信全面收費也就不是不可能的了。不過,騰訊很快就否認了未來向用戶收費的計劃。
今年1月15日,騰訊宣布微信用戶已經達到3億,距離騰訊發布第一個微信版本還不到2年時間。盡管微信的人氣極高,但它是一款免費產品,如何才能賺錢一直是業界關心的問題�,F在,騰訊或許已經要給出答案了。
據了解,騰訊現在非常依賴游戲產品的收入。這家公司去年的總收入雖然有400多億元,但如果剔除游戲收入,這個數字就只剩下100多億元。騰訊的游戲業務收入雖然高,但這些游戲都是PC客戶端游戲和網頁游戲,現在這個市場并不為人們所看好。
人們擔心,騰訊只能在一個日益衰落的市場,靠著國際化和吞食其他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來增長。事實上,業界對于微信推出游戲平臺的猜測早在去年年底就已開始。當時觸控科技公司CEO陳昊芝曾經說,“微信游戲平臺的收入在3個月之內就可以達到5億至10億元。”
有專家認為,從財務數據上看,游戲業務是騰訊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從業務結構上看,微信是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最大入口。因此,騰訊在移動端的商業化必然首選微信,而微信商業化也必然首選游戲。
不過,騰訊游戲平臺的推出或許也有不得已的原因。在迅速辟謠“微信收費傳言”之后不久,騰訊的高層就透露,他們即將推出微信游戲平臺,這樣的舉動耐人尋味。業內人士認為,在國內多數用戶看來,使用微信只是為了節省短信費用,如果微信向用戶收費,將會立即失去優勢�,F在,騰訊很可能自掏腰包向運營商支付“買路錢”,然后繼續向用戶提供免費服務,為了平衡收益,騰訊不得不加快微信的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