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科學 > 科學探索

      蘋果道歉只是依法維權的開始

      蘋果道歉只是依法維權的開始

        蘋果終于道歉了,但在這似乎告一段落的事件背后,卻值得人們進一步深思,未來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維護該依靠誰——

        在事發兩周后,蘋果公司終于在北京時間4月1日晚向中國消費者道歉。這封“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道歉信符合蘋果公司的一貫風格——上一次,蘋果公司CEO庫克因iOS地圖問題出錯向消費者道歉,也是在被曝光后拖延了整整10天。

        公開致歉信中,雖然仍強調目前消費者的“顧慮或誤會”是“溝通不足導致”,但還是作出了4項具體承諾。特別是自4月起,蘋果將對iPhone4和iPhone4S產品服務包升級為全部采用新部件的設備更換,并且自更換之日起重新計算1年保修期。這被外界視為,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售后服務政策將全面對接中國“三包”規定。

        迫使蘋果“低頭”的壓力,不僅來自于輿論,更是來自于中國市場。蘋果2013財年第一季度在中國收入增長67%,達68億美元。對于“后喬布斯時代”創新乏力、可能出現10年來首次凈利潤下滑的蘋果來說,中國已是其無論如何也不能忽視的市場。

        然而,一邊垂涎于市場的巨大商機,另一邊卻對市場的服務要求百般托詞、不予回應,蘋果公司此次被廣為詬病的問題并非其一家跨國企業獨有。此前,深陷“變速箱門”的大眾汽車也因“政策有別”而受到批評。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市場去年以281萬輛的銷量為大眾集團貢獻了整體銷量的30.2%。

        這些跨國企業為何在中國市場犯下一樣的錯誤?一方面,這或許是許多歐美跨國公司“通病”,漫長的流程和繁瑣的內部溝通使其對所在國消費者反饋不能及時回應。但更重要的原因,來自于這些企業缺乏對新興國家市場消費者的尊重。早在1999年,日本東芝公司就曾因對不同國家消費者提供不同售后服務而遭到炮轟,并逐漸失去中國市場第一大筆記本廠商的位置。而后,惠普也因顯卡問題對中美消費者提供不同解決方案,導致其個人電腦在中國市場份額減少50%。前車之鑒如此慘痛,后來者仍然重蹈覆轍。包括蘋果在內的跨國企業對此應該反思。

        此次蘋果的道歉,看似讓這一持續多日的事件有了結果,卻值得人們進一步反思:為什么如此多的跨國企業敢于在售后服務上“中外有別”?為何消費者權益保護基本上只能依靠媒體曝光?未來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維護,能否走上更加依靠法律監管的道路?

        在今天刊發的來自國外的3篇報道中,本報記者向您介紹蘋果公司在國外的售后服務處于怎樣的水平,并分析為何這些跨國企業不敢在當地實行“歧視消費者”的原因。答案十分簡單,那就是當地政府制定了“嚴格、清晰”的法律法規,并確保規則得到嚴肅執行。因此,針對部分跨國企業對我國消費者進行區別對待的現象,有關部門應盡快建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企業行為,應在產品上市前就予以糾正,在實踐中予以嚴厲監管,對那些想“鉆空子”的企業形成強大法律約束力。當消費者確實遭受不公正待遇時,也確保其能夠順利使用法律武器,減少消費者維權成本。

      • 相關閱讀
      • 信訪不信法的根子在依法維權難

          近日,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教授在研討會上指出,人們解決糾紛&ldquo;信訪不信法&rdquo;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對此,他提出&ldquo;領導在重視信訪工作的同時減少批示、增加指導,將各類爭議逐步引導到解決的主...

        時間:03-30
      • 信訪不信法的根子在依法維權難

        近日,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教授在研討會上指出,人們解決糾紛&ldquo;信訪不信法&rdquo;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對此,他提出&ldquo;領導在重視信訪工作的同時減少批示、增加指導,將各類爭議逐步引導到解決的主渠道...

        時間:03-30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