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圖按照大小順序列出了近期由開普勒望遠鏡發現的幾顆行星與地球的對比情況。其中Kepler-22b是在2011年12月宣布發現的;另外3顆“超級地球”則是在2013年4月18日宣布發現的。這些行星上都有可能存在生命,但是目前我們還不清楚這些星球的大氣成分是什么樣的
北京時間4月22日消息,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地球上一片喧囂,但是天文學家們已經將他們的目光投向了遙遠的系外行星,他們希望有朝一日能在這些天體上發現生命的線索。本周四,天文學家們宣布他們新發現了3顆迄今和地球最接近的系外行星候選體,不過它們都非常遙遠。
美國宇航局的開普勒空間望遠鏡正運行于太空之中,對超過15萬顆恒星進行嚴密監視,以期能從它們的近旁找出隱匿的行星的蹤跡。有關其中的兩顆行星——Kepler-62e 和 Kepler-62f 的消息在本周四出版的《科學》雜志上作了報道。它們都屬于一個擁有5顆行星的系統,其中可能擁有宜居條件的幾顆行星位于最外側的軌道上。這些行星圍繞運行的母恒星——正如地球圍繞運行的太陽——名為Kepler-62,這是一顆單顆的恒星,這一點也和太陽一樣。此次發現的第3顆但是沒有在《科學》的論文中被提及的行星名為Kepler-69c。有關這顆恒星的描述被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
這是迄今天文學家們在宜居帶中找到的最小的行星體之一,所謂宜居帶就是指在一顆恒星周圍由于距離適當,從而允許行星體表面的水以液態形式存在的區域。相比其它兩顆行星,Kepler-69c位于宜居帶的可能性更小一些,但是天文學家們不能排除這一可能性。
美國加州灣區環境研究所的開普勒項目科學家托馬斯·巴克萊(Thomas Barclay)說:“基于所有這些發現,地球正變得越來越不顯得那么特殊,和地球相似的行星或許遍布于宇宙之中。”
不過當然了,在我們可預見的將來,我們中的任何人都還不可能真正站立在另外一顆這樣的行星上。以Kepler-62恒星為例,其距離地球約1200光年,而另一顆周圍擁有行星的恒星Kepler-69距離我們則有2700光年之遙。這里所說的光年是一個時間單位,表示光在一年的時間內通過的距離,折合成公里數大約相當于9.6萬億公里。
新行星簡介
開普勒項目首席科學家威廉·布魯基(William Borucki)表示,行星的大小越小,它便越有可能是一顆巖石質行星,它是氣態行星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谶@一觀點,Kepler-62f(比地球大40%)很有可能是此次新發現的幾顆系外行星中最接近地球的。布魯基認為這可能是一顆巖石行星,擁有極冠,陸地和水體。它每隔267.3地球日圍繞中央的恒星運行一周。他說:“如果你站在行星Kepler-62f地表,你抬頭看到的恒星大小會比我們站在地球上看太陽更大,但是實際天空的亮度卻會像是在地球上一個多云的日子。這顆行星表面環境的亮度要比地球低5倍。”
相比之下,行星Kepler-62e比地球大大約60%,到恒星的距離也更近一些。這顆行星表面可能大部分是被深海覆蓋的,這是一個水世界。它圍繞恒星公轉的周期大約是122.4天。布魯基表示:“我們此次發現的所有行星都和我們自身太陽系內部的行星非常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