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正在經歷著史無前例的經濟衰退,今年一季度的失業率由去年同期的12.7%上升到15.9%,年輕人的失業率達到37.5%,同比上升了5.5%。經濟衰退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陷入貧困,吃飯看病成為生活中很大的問題。
塞浦路斯志愿醫生組織為了解決貧困人口的醫療問題,從今年3月起先后在首都尼科西亞以及拉納卡、利馬索爾和帕福斯等地設立了免費診所。
塞浦路斯志愿醫生組織主席、前衛生部長安德魯拉29日在尼科西亞的免費診所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塞浦路斯志愿醫生組織成立于1982年,是一家向大眾提供人道主義醫療服務的非政府組織,有成員1000多人,該組織在肯尼亞、津巴布韋和巴勒斯坦加沙地帶有服務項目。
安德魯拉說:“由于塞浦路斯深陷經濟衰退,我們的服務項目現在主要集中在塞浦路斯,其中一個項目就是向那些看不起病的窮人提供免費醫療服務。”
免費診所項目負責人喬治向記者介紹說,目前共有55名醫生和35名護士在4個免費診所工作,免費診所每周六和周日對外開放,診所的醫護人員都是利用休息時間來工作的,不拿任何報酬。
記者看到,小小的診所配備了心電圖和超聲波等儀器,還有一些常用藥品。
喬治說,運行診所的費用來自社會捐款,除此之外,政府還對這一項目提供了不少支持。
據了解,自3月以來,尼科西亞的免費診所共接待了300多名病人,雖然診所對病人的就診資格有相關規定,如必須持有失業證明,但只要是到診所來看病的,即使無法提供失業證明,醫生一樣接待。喬治說:“免費診所開辦以來反響很好,因為剛剛開辦,病人人數還不算很多,不過我們預計這一數字會不斷增加。”
塔索斯因為肚子疼來到尼科西亞免費診所看病,醫生向他了解病情后給他做了檢查。塔索斯說,他是從宣傳單中知道有免費診所的,他對診所的服務很滿意。
約塞夫患有眼疾,他對記者說,免費診所解決了不少生活困難的人的實際問題,他很高興自己成為這一項目的受益者。
喬治說,他們正在東南部的帕拉利姆尼籌備成立一家免費診所,如果需求量大的話,他們會考慮進一步在全國增加免費診所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