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百態往往就是閉目養神態、發呆態、玩手機態和偶爾見到的閱讀態。時下,放下手機,重溫書香被更多的人提倡,因為閱讀都快成為一種記憶了。最近上海地鐵和上海愛知書店聯合推出“1元借閱”活動,人們可以選擇上車借閱下車返還,在這或短或長的旅程里,選擇用書本陪伴你。
只需支付1元錢,就可在地鐵站內借走自己“心儀”的書,在乘地鐵時閱讀,下車時可在其他車站歸還。8月18日開始,“1元借閱”在上海地鐵2號線全面鋪開。
活動剛推出時,在上海地鐵靜安寺站,新啟用的自助借閱專柜吸引了過往乘客的目光,不少人停下腳步翻閱起書架上的圖書。記者看到,專柜共4層,上面2層放著《心理》等20多種雜志,下面2層則是各類書籍,左上角還掛了個牛奶箱大小的白色投幣箱。很多乘客表示,這個活動挺有意義。
據了解,在2號線率先開出的16個借閱點中,有12個是愛知書店的連鎖店,有人值守。另外4個點則是移動的開放式借閱柜,屬于無人值守型,投幣、借閱、歸還等全靠乘客的自覺行動,市民可以在任意網點還書。 “1元借閱”需要的時間只是短短一兩分鐘,只要投幣1元,不需要任何押金和身份證登記,一分鐘搞定,十分方便。
記者實地采訪中發現,知曉率低、書店標志不醒目等因素,客觀上消減了“1元借閱”的吸引力。通過連續兩天走訪了位于上海繁華路段的2個地鐵站,靜安寺站的自主借閱架在中午11時左右,連續兩天都處于關閉狀態;人民廣場站的實體店鋪,由于有服務員經營,借書還書處于正常營業,中午1時30分左右,人并不太多。
服務員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借書還書通常都是在上下班時間。“1元借閱一般是過期刊物,2元借閱可以借閱當期刊物,但需要辦會員卡。不管是1元還是2元,時間都按一天來計�,F在最多的情況是下班來借書,早上上班來還書。”
“上車借、下車還”、無需辦理任何手續,亦無需繳納押金,如今又重新推廣這種借閱方式,會不會擔心丟失呢?“老實說,我們在這個項目正式開始運行前,確實有這樣的擔心。”鄒女士坦言,該項活動宗旨為培養人們的讀書習慣,在活動舉辦前,經過前期的一些調研,最終選擇相信乘客,不擔心丟失書籍。“當時我們已經做好了丟書的準備,預備了一部分書籍隨時補充借閱中可能丟失的圖書�,F在統計下來,未歸還30%,但不代表他們就不歸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