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最酷的技術是應用到百姓生活中的技術�?萍荚谥卫盱F霾過程中應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對于社會關注的科研經費管理問題,萬鋼認為,未來的出路在于提高經費透明度。
最酷的技術是應用到百姓生活中的
萬鋼認為,最酷的技術就是應用到老百姓生活中的技術,改善我們生活條件的技術,使科技和我們的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最近,國內局部地區不斷出現霧霾現象。按照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部署,科技部和環保部、北京市共同啟動了“北京藍天行動”。萬鋼表示,在“十一五”、“十二五”初期部署的“藍天科技行動”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應用到霧霾應對工作中去,在綠色交通、清潔能源、除塵減排、加強監控等方面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萬鋼形象地說,用科技給煙囪戴口罩、給鍋爐戴口罩、給大油煙機戴口罩。
萬鋼認為,解決霧霾問題,最終還是要依靠減少排放。他以中關村示范區為例,2012年對北京市經濟增長貢獻率達25%,但耗能只占全國平均水平的10%。“可見新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很大,降低排放的空間也還很大。”此外,萬鋼表示,電動汽車分時租賃也是一個利用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的有益探索,希望今后能夠進一步改變電動車運營模式,更多與互聯網結合起來,方便大家查詢使用。
除了治理霧霾,高科技成果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今年6月20日,“神舟十號”航天員為全國6000萬中小學生進行太空授課。中國和歐盟的大學生還將利用嫦娥探月工程的有關數據,共同繪制月球表面圖。我國最新研制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峰值計算速度居世界第一位,并已應用于工程設計與仿真分析、天氣預報、氣候模擬與海洋環境研究等領域,開始為多家用戶提供超級計算服務。
管好經費提高透明度
萬鋼介紹道,近幾年來,全社會研發資金投入隨著中央財政投入的快速發展,去年首次超過了1萬億元�;A研究投入從2008年的220.8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498.8億元,年均增長22.6%。他一再強調應該加強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對于基礎研究,不能只靠競爭,一定要有穩定的支持。
一方面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另一方面也要管好經費。萬鋼說,“科研經費管理出現過一些問題,甚至是惡性問題,我對此感到憤怒、痛心和錯愕。”萬鋼解釋說,“憤怒”是因為科研經費“用的是納稅人的錢”。
據悉,科技部加強了經費巡視制度,建章立制。萬鋼強調,在調整過程中,需要強調法人的作用。“無論是科技人員,還是管理人員,都要接受監督,在監督中不斷改進自己。”“目前我們有審計部門的監督,但更重要的是加強社會的監督。”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拓寬項目推薦渠道,進行痕跡管理以保證追溯過程不留漏洞,加快撥款速度,加強項目經費預算的評審等。
萬鋼認為,比管理更重要的是提高透明度。“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是坐在同一條船上,都要負責任,重要的是要增加透明度。”萬鋼表示,科技部自身也在著力建設一個透明且各部門在一起的科研信息部署機構,課題立項的內容、結題內容都會公開發布在官方網站上,“讓同行業、相關企業看看”。
萬鋼說,以往對于出現的問題往往采取的措施是進一步加強管理,以后的科研課題經費使用情況至少要在本課題或本單位內部公開,對于科研經費競爭中落選的單位要告知專家評審結果供其改進,同時調整經費比例,增加基礎前沿方面穩定長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