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發現5億年前海底生物化石群
江西萍鄉市上栗縣金山鎮白鶴村一山頭的裸露巖石層中日前發現古代海洋生物化石群。此次發現的古代海洋生物化石群呈分散或放射形分布,初步勘查含有貝殼、海藻、魚類等種類,為5億年前古代海底生物化石群。這一發現對研究贛西地區古代地理地貌、氣候變遷等具有重要意義。
河北靈壽發現疑似元代古墓
河北靈壽縣近日發現古墓。靈壽縣文保所實地考察后表示,該古墓是單一墓還是古墓群尚不能確定,但據專家初步推斷,周邊應該還有墓穴,應為貴族古墓群,年代估計為元代,需要發掘后才能確定。
發展中國家官員聚首廣西研討智力引進交流與合作
記者從廣西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獲悉,21名來自亞洲、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官員和專家15日至24日在廣西南寧、桂林進行培訓考察,圍繞“發展中國家智力引進與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題展開研討。學員們將到廣西藥用植物園、廣西水牛研究所、廣西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等單位進行考察交流。
山東大學領銜研制的AMS熱系統太空平穩運行一周年
由山東大學領銜研制的阿爾法磁譜儀(AMS)2號熱系統目前已經在太空工作一周年,運行穩定。阿爾法磁譜儀2號研究項目的領導者、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日前致函山東大學表示,AMS在國際空間站上一年來的運行,經歷了各種不同的極端條件,熱系統被證明非常成功。
河北獻縣單橋被認證為“世界最長不對稱石拱橋”
河北獻縣單橋近日被認證為“世界最長不對稱石拱橋”。單橋是明代石拱橋,位于獻縣樂壽鎮單橋村,始建于明崇禎二年(1629年),距今已近400年,橋身長69米,寬9.6米,為青石結構。這座橋共5孔,跨徑、拱頂高程各不相同,南北橋頭高差1.785米,呈現南北不對稱形態。(新華網)